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药论文 >

黄芪皂苷检测规程建立与恒山黄芪成分积累分布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16 16:00
  选题依据:黄芪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药用价值极高,《药典》收载有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两个种。山西恒山及其周边地区为蒙古黄芪的道地产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保存了黄芪传统生长模式的地区。传统芪较高的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就被中医临床所证明,然而发展至今,由于生长周期长和较高的成本,其国内市场渐渐地被兴起的“移栽”芪所抢占,主要原因之一是传统芪现存市场交易的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是否与质量相关尚不清楚,更无法直接对比评价两种不同种植模式黄芪的质量差异。对于传统黄芪而言,不同生长年限会对黄芪的质量产生哪些影响尚不完全清楚;虽然已明确黄芪根是主要药用部位,但根的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分布是否相同,也不清楚。另外,黄芪市场仅从规格大小划分黄芪等级,这种划分方式是否科学,也未得到证明。面对这些疑问,实际上就是要解决“辨状论质”的科学内涵,建立中药材的外观性状、化学成分和生物效应相结合的质量评价体系。面对市场上形形色色的黄芪药材商品,“性状”首先是作为区分质量以及商品定价的依据,对于传统道地黄芪而言,它们有生长年限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黄芪植株上,也体现在同一黄芪的不同部位上。分析研究传统芪中化学成分的积累规律和分布...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立题背景和意义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技术线图和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实验流程
        1.2.3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黄芪黄酮和皂苷类成分定量分析研究现状
        2.1.1 黄酮类成分的定量分析
        2.1.2 皂苷类成分的定量分析与存在问题
    2.2 基于含量测定评价黄芪质量的研究现状
        2.2.1 商品规格等级方面的研究
        2.2.2 黄芪生长年限对成分含量的影响
        2.2.3 黄芪不同生长方式含量差异的比较
        2.2.4 黄芪不同组织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
        2.2.5 评价结果和黄芪化学成分测定存在的问题
        2.2.6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3 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第三章 中药黄芪取样规范化研究
    3.1 引言
    3.2 待测样本的采挖、筛选及前处理
        3.2.1 样本采挖
        3.2.2 样本筛选
        3.2.3 待测样本加工及前处理
    3.3 待测样本的命名方式及分段依据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黄芪皂苷类成分含量测定分析方法规范化与HPLC-ELSD指纹图谱研究
    4.1 引言
    4.2 黄芪的粉碎程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4.2.1 研究材料、仪器和研究方法
        4.2.2 实验过程
        4.2.3 结果与讨论
    4.3 仪器和对照品稳定性实验
        4.3.1 研究材料、仪器和研究方法
        4.3.2 仪器的稳定性考察
        4.3.3 12种指标成分的稳定性考察
        4.3.4 结果与讨论
    4.4 黄芪HPLC-ELSD全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
        4.4.1 研究材料、仪器和研究方法
        4.4.2 方法学考察
        4.4.3 全成分指纹图谱组间差异与组内差异对比实验
        4.4.4 总结与讨论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黄芪中12种指标成分同时测定方法建立与样品测定结果
    5.1 引言
    5.2 仪器、试剂与研究材料
    5.3 研究方法
        5.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3.3 HPLC色谱条件
    5.4 方法学考察
    5.5 总结与讨论
第六章 不同生长年限黄芪中黄酮和皂苷积累规律的研究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材料
        6.2.2 研究方法
    6.3 研究结果
        6.3.1 全植株黄芪生长时间与指标成分的对应关系研究
        6.3.2 黄芪绝对生长年限与指标成分间的对应关系研究
    6.4 本章总结
第七章 黄芪中12种指标成分的分布规律研究
    7.1 引言
    7.2 黄芪中各指标成分之间相关性研究
        7.2.1 研究材料、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7.2.2 指标成分间Pearson相关分析
        7.2.3 指标成分因子分析
        7.2.4 结果与讨论
    7.3 黄芪药材横断面解剖部位黄酮和皂苷的分布规律研究
        7.3.1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7.3.2 不同解剖部位的指标成分分布规律
    7.4 黄芪药材中主、侧根指标成分的分布规律研究
        7.4.1 研究材料、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7.4.2 主侧根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对比
        7.4.3 一株黄芪不同部位间相似性分析
        7.4.4 总结与讨论
    7.5 黄芪药材中上下不同部位指标成分分布规律的研究
        7.5.1 研究材料、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7.5.2 黄酮苷的分布规律
        7.5.3 黄烷分布规律
        7.5.4 皂苷分布规律
    7.6 本章总结
第八章 黄芪指标成分与外观性状关联性分析
    8.1 引言
    8.2 指标成分与密度相关性分析
        8.2.1 研究材料、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8.2.2 指标成分与密度相关分析结果
        8.2.3 分析与讨论
    8.3 指标成分与规格等级相关性分析
        8.3.1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8.3.2 指标成分与规格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
    8.4 不同外观形状黄芪中指标成分差异的对比
        8.4.1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8.4.2 分析结果
        8.4.3 总结与讨论
    8.5 本章总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研究工作总结
        9.1.1 黄芪含量测定整个流程规范化
        9.1.2 基于多种数据分析手段研究黄芪中指标成分的积累规律
        9.1.3 基于多种数据分析手段研究黄芪中指标成分的分布规律
        9.1.4 黄芪中指标成分与外观性状相关性研究
    9.2 展望
        9.2.1 对用其它更加方便的技术手段确定黄芪生长年限的展望
        9.2.2 对―辨状论质‖的科学评价方式评价黄芪质量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842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3842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b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