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化学与网络药理学关联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小鼠的作用机理
发布时间:2025-03-30 03:01
目的:基于肝癌模型小鼠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的血清化学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血清化学和实验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液质联用技术,确定复方苦参注射液血清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应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路,将成分-靶点网络与肝癌-靶点网络进行映射,构建成分-肝癌靶点网络。对网络中核心靶点进行代谢通路(KEGG)富集分析。采用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及复方苦参注射液与环磷酰胺协同给药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共鉴定出10个血清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如金雀花碱、N-甲基金雀花碱、苦参胺碱、槐胺碱、槐果碱、苦参碱、赝靛叶碱、氧化槐果碱、氧化苦参碱、5α,9α-二羟基苦参碱,可能是通过直接作用于Wnt、Notch、JAK/STAT、PI3K-Akt、ERK等多条通路达到其治疗肝癌作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抑瘤作用,与环磷酰胺协同给药可提高环磷酰胺的肿瘤抑制率,并降低肿瘤组织两面神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STAT3)的蛋白表达。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的入血成分多为生物碱类成分,复方苦参注射液可能是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作用于肝...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药物
1.2 动物
1.3 试剂
1.4 仪器
1.5 方法
1.5.1 基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含药血清的研究
1.5.1.1 含药血清的制备
1.5.1.2 血清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1.5.2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
1.5.2.1 血清化学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
1.5.2.2 血清化学成分-肝癌靶点网络
1.5.3 复方苦参注射液与环磷酰胺的协同抑制肝癌瘤的作用研究
1.5.3.1 实验造模
1.5.3.2 蛋白质印迹法测定JAK2、STAT3的表达
2 结果
2.1 复方苦参注射液基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入血成分分析
2.2 复方苦参注射液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
2.2.1 复方苦参注射液血清化学成分-靶点PPI网络的绘制
2.2.2 复方苦参注射液血清化学成分-肝癌靶点网络
2.2.3 复方苦参注射液入血活性成分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2.3 复方苦参注射液与环磷酰胺的协同给药对H22荷瘤小鼠的影响
2.3.1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模型的肿瘤发生率、肿瘤抑制率的影响
2.3.2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模型的肿瘤组织的影响
2.3.3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模型肿瘤组织JAK2 、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本文编号:403808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药物
1.2 动物
1.3 试剂
1.4 仪器
1.5 方法
1.5.1 基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含药血清的研究
1.5.1.1 含药血清的制备
1.5.1.2 血清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1.5.2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
1.5.2.1 血清化学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
1.5.2.2 血清化学成分-肝癌靶点网络
1.5.3 复方苦参注射液与环磷酰胺的协同抑制肝癌瘤的作用研究
1.5.3.1 实验造模
1.5.3.2 蛋白质印迹法测定JAK2、STAT3的表达
2 结果
2.1 复方苦参注射液基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入血成分分析
2.2 复方苦参注射液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
2.2.1 复方苦参注射液血清化学成分-靶点PPI网络的绘制
2.2.2 复方苦参注射液血清化学成分-肝癌靶点网络
2.2.3 复方苦参注射液入血活性成分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2.3 复方苦参注射液与环磷酰胺的协同给药对H22荷瘤小鼠的影响
2.3.1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模型的肿瘤发生率、肿瘤抑制率的影响
2.3.2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模型的肿瘤组织的影响
2.3.3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模型肿瘤组织JAK2 、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本文编号:4038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ongyaolw/4038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