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2 17:43

  本文关键词: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年

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研究

张翅  

【摘要】:目的:中风病是临床中常见多发病种,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三大致死主要病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特征。病人在脑梗死急性期经抢救后,尚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来脑梗死后遗留的肢体功能障碍。针灸治疗脑梗死集治疗、护理和康复于一体,弥补了西医救治后不能降低致残率和发生其他并发症的不足。本篇通过对头针、体针结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说明针刺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肢体功能障碍的优势。 方法:从湖北省中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病房随机选择60例脑卒中急性期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头针、体针联合治疗法,对照组用单纯体针治疗法。两组均于脑梗后急性期每日1次,5-7次为1疗程。采用《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制定的计分方法进行计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标准评分,针对上下肢功能的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针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Bathel评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两组之间在治疗前,二代标准评分、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治疗组二代标准评分和对照组比较,针刺治疗后,两组疗前、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0.25α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2.治疗组神经缺损程度NIHSS和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后自身比较,经t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两组间治疗前Fugl一Mc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经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两组间治疗后比较,经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α0.01,有显著性差异。 4.针刺治疗后,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对照组相比, 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经t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两组间治疗前经t检验, 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两组间治疗后比较,经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头、体针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患者的疗效是肯定的,且头针和体针的联合治疗比单纯体针对脑梗的治疗效果要更好,有效率更高。针刺头部及肢体的穴位可明显改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情况,提高患肢的肌力,提高病患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6.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荣,邹然,苏颖;头针施用抽添法治疗中风半身不遂70例[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2 胡建军;针灸对中风患者住院时间影响的观察[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年06期

3 杨化冰;早期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昝云强;杨卫新;;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4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8年12期

5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6 张惠琴;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头针治疗[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7年04期

7 粟华魁,张曼君,郭友林;针刺对脑血栓形成偏瘫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1995年04期

8 薛群;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7年04期

9 黄燕;关于发展中医特色的卒中单元的思考[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徐晶;辛随成;张青川;张蓓;;“百会透曲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现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宪;痰瘀同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3期

2 青发基;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5期

3 李珍武;自拟活血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4 李存洲,朱贵祥,崔峰;大剂量清开灵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急性期100例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1期

5 郭汉强;醒脑净合息风通络化痰汤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6 陈海燕,金杰;辨证选用中药静脉制剂治疗缺血性中风124例报告[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7 毛秉环,陆智慧;自拟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脑梗死48例报告[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4期

8 袁东运;;早期高压氧与康复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9 杨牧祥;王长垠;于文涛;王秉岳;冀绪;安俊岐;;中风康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10 产炳旺;;活血涤痰、通腑逐水方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巍,高忻洙;针刺治疗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张华,张茁,张微微;S-100B蛋白与神经系统疾病[J];北京医学;2003年06期

3 郭俊;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近况[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7年04期

4 徐卫平,谢飞;S100B蛋白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1年04期

5 曾祥发,刘泰,任丁,陆晖,林伟珍;丹参治疗早期缺血性脑中风67例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1987年05期

6 徐放明 ,郭义 ,陈爽白;针刺关冲对急性缺氧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J];高原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7 胡文辉;杨诗球;;体感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88年06期

8 周莉;裴廷辅;杜旭;康慧;王秀菊;许淑莲;;针刺百会穴对记忆影响的实验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1992年03期

9 李宛青,阎志勇,吴爱群,刘伟,高艳,张静;电针治疗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3期

10 包正军,曹晓玲,林小红,熊峰,罗正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研究[J];湖南医学;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光文,何仁媛;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5年03期

2 陈小晖;短牙弓治疗法在老年人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0年06期

3 李扬;;活出意义来[J];健康博览;2001年11期

4 姜南;刘红梅;曲红;;两种应用胰岛素治疗方法的比较[J];吉林医学;2007年08期

5 李亚君;李雪梅;田亚鸿;杨娟;;运动中腕关节损伤及防治[J];科技信息;2010年33期

6 吴传先;“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J];四川中医;1983年03期

7 赵荫生;;舌针治疗法的初步应用[J];新疆中医药;1986年01期

8 陈玄珠;郭养淳;杨代兴;;声带囊肿4例报告[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9 沈明;再谈胃癌的治疗近况[J];日本医学介绍;1993年04期

10 夏丰 ,郁慕鲁;奥美拉唑1周治疗法诊断胃食管反流病[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丹;;关于关节运动学治疗法[A];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李玉平;邱克;;射频四步治疗法治疗内痔97例体会[A];中西医结合肛肠病研究新进展[C];2000年

3 秦惠兰;段福生;;中国新针刺八字治疗法临床应用心得[A];中国针灸学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蒋涛;;耳鸣治疗:传统技术和创新理念的融合[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赵永玉;;浅谈肛瘘挂线的治疗法[A];中西医结合肛肠病研究新进展[C];2000年

6 欧德金;欧世洪;龙之荣;龙俊羽;杨昭和;杨启洪;龙家池;;简述侗医七十二症之二十二症的治法[A];2007全国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柏松;李庆;;中国新针刺疗八字治疗法[A];全国脊诊整脊医学第三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脊诊整脊杰出专家表彰大会会议专刊[C];2007年

8 黄运坤;;针挑机治疗法[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周佩峰;;无创性电脉冲远穴透治疗法简介[A];第8届全国针灸科研与临床研讨会暨安徽省针灸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马栩周;;马栩周眼病治疗法对疑难眼病的突破[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医药经济报;2004年

2 肖云;[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3 贺楠;[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4 董辑;[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甘信明 (作者单位 河南省安阳市安监局);[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6 贵喜;[N];云南科技报;2007年

7 廖丽莉;[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8 记者 毛磊;[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9 石传林;[N];中国畜牧报;2003年

10 李淑廷 赵亚丽;[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莉娟;诊治法布莱氏病的单抗及重组蛋白的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2 傅燕梅;晕痛针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周密;快速针刺三里穴治疗痛证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余康潮;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5 连浩铭;中医辨证联合依那西普治疗早期AS髋关节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赖耀铭;调和阴阳经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李骏霖;温针结合拔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钟玉明;清腺方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陈悠腾;不同针灸疗法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黄启嘉;小儿推拿法结合神阙灸对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绮娜;中医划痕疗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曹晶;糖痹外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张佶玮;神阙经穴给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王东;春秋分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肾虚寒凝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唐珍珠;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褥疮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3年

6 李超群;针刺结合足浴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苏雅;消癣止痒汤治疗神经性皮炎风湿热蕴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未智慧;易层贴敷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李青;骨痛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沈国栋;白药膏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2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72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1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