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6-11-26 03:21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的临床观察

林建民  

【摘要】:【目的】观察温阳益气利水方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heartfailure,DHF)(阳虚水泛型)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分层、区组和随机的方法;将120例舒张性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都根据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给予西医标准化药物治疗,所采用的治疗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或ARB或合并利尿剂(以上药物,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调整用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温阳益气利水方,疗程为1个月。 【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心衰总积分、,治疗前后血清AngⅡ水平,以及血浆人脑利钠肽(BNP)的变化水平。 【结果】 1.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治疗前后心衰总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ngⅡ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人脑利钠肽(BN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温阳益气利水方能明显改善阳虚水泛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心脏舒张功能,降低血清AngⅡ和血浆人脑利钠肽(BNP)水平,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同时也说明了益气温阳利水方是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41.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守宏,陈艳;瓜蒌半夏薤白加减方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影响[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4期

2 张俊平;杨卫平;;附子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NO、TNF-α水平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黄烨;白汝芬;王宗仁;;人参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实验药理学研究新进展[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6期

4 冯冰虹,苏浩冲,杨俊杰;桑白皮丙酮提取物对呼吸系统的药理作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宿廷敏;王敏娟;阮时宝;;白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6 苏宏宁;;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04期

7 刘培中;李创鹏;刘克锋;彭敏;孙静;谭勇文;;参麦注射液对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8 苗磊;毛文珍;;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含量与心功能的关系[J];实用临床医学;2007年03期

9 陈颖;陆红;;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8年20期

10 刘振;陈荣;;济生肾气丸方治疗心肾阳虚型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2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甫;王静雅;李东升;;中药对高血压心衰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3期

2 顾健霞;杨帆;邵正斌;董梅;汪玲;戴小华;;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41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2期

3 韦媛媛;徐峰;陈晓伟;陈侠;;桑白皮总黄酮对组胺所致离体豚鼠气管收缩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4 王军;张秀凤;霍军;程会昌;;白术·白芍水煎液对鸡离体肠管运动张力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5 王瑞娜;唐茜;何凤发;;药用白术的药理作用及其综合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6 陈青;张培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衰43例临床观察[J];北方药学;2011年10期

7 耿小茵,赖真,王沙燕,蒋红玉,李小球,黄晓军;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11期

8 姜浩;农一兵;林谦;;益气活血药对心梗后心功能不全大鼠心肌细胞RYR2、SERCA2a及PLB mRNA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9期

9 张程荣;曹岗;丛晓东;张云;蔡宝昌;;白术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10期

10 李琳;陈凯;;冠心病与中医气虚血瘀相关性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洁;朱栋栋;;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姜丕政;周炜炜;胡雅国;崔丽笙;;泻肺定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A];第三届浙江省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六卷 中西医分卷)[C];2006年

3 纪召娟;钟栩;;舒张性心力衰竭诊疗方法探讨[A];2011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建光;王伟芹;王琼;;健脾化浊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胰岛素抵抗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科专病协作组(肝病组、传染病组)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任非;杨秀岭;付颖;丁力;;马鞭草不同提取物镇咳、抗炎和祛痰作用的研究[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李国华;李宇丹;丁志胜;胡晏珍;蔡雪;唐崇瑜;黄伶伶;张志文;;桑葶泻肺方治疗尿毒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疗效观察[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次活血化瘀专业学术年会暨血瘀证与肝肾疾病研究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旭;超微强心安神汤治疗慢性心衰气阴两亏证的临床疗效与机理探讨[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姚耿圳;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刘臻华;四逆散合真武汤对糖尿病肾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及抗炎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牛平平;暖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与实验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陈鸿平;土炒白术健脾止泻作用增强的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任敏;芩丹胶囊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于彩娜;芪附汤及其拆方干预阿霉素心脏毒性的药效学与作用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马金;益气活血复方联合运动训练对慢性心衰大鼠的心功能及左室重构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陆原;健脾解毒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赖欣珮;加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远方;化痰祛瘀汤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痰瘀互阻型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谢梁震;糖肠宁治疗糖尿病肠病泄泻脾肾两虚型大鼠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王志颖;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与体重指数,血脂及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梁文;健脾化湿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0年

5 刘玉霞;中医联合治疗发作期激素抵抗型哮喘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IL-4、IL-5、IL-10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周洁;中医联合治疗发作期激素抵抗型哮喘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韩钟伟;宣化三焦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于建华;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hs-CRP水平变化及芪苈强心胶囊干预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张晶;常用桑科中药酪氨酸酶抑制剂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惠丹;酶解—表面活性剂协同微波提取墨旱莲、桑白皮中总黄酮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先芬,官洪义;人参注射液的提取和毒性试验、抗休克试验的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3期

2 周海虹,徐兆兰,杨瑞琴;白术提取物对子宫平滑肌作用的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3 杨鲁渤,李娜,李光明;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与ET的相互关系[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1年01期

4 杨世杰,周鸣,谢湘林,曹延年,王丹;人参茎叶二醇组和三醇组皂甙对血压等作用影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5 袁茂昆,赵洪序,宋翔翎,姜亦忠;人参二醇组皂甙对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浓度──效应关系[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6 李颖,崔新明,潘力,栗振宝,汲崇德,杜葵琴;人参果皂甙对失血性休克犬心肌保护作用的电镜观察和Ca~(2+)分析[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7 吕文伟,刘洁,赵丽娟,田建明,李龙云,杨世杰;人参皂苷Rg_2对麻醉犬急性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4期

8 赵艳威,于小风,徐华丽,曲绍春,睢大员;人参果皂苷注射液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3期

9 张杰民,陈立波,赵洪序,王勇,佟力;人参总皂甙对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浓度效应关系的实验研究[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10 徐承水;人参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凯;白小涓;;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年12期

2 胡佳文;邓兵;;舒张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年02期

3 朱波;;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4 陈颖;陆红;;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8年20期

5 段幼萍;;老年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33期

6 汪朝晖;袁丽;;舒张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05期

7 王栋印;;舒张性心力衰竭10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19期

8 董庆峰;黄峥;苗磊;李伟光;刘培良;;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治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01期

9 马俊梅;;诊治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年07期

10 王为风;;倍他乐克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22例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宏义;冯驰;朱连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钟明;张运;马立红;张薇;葛志明;赵静;;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冠脉循环血流动力学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纪召娟;钟栩;;舒张性心力衰竭诊疗方法探讨[A];2011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志斌;王建红;李艳;聂晶;孙品;;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宋嘉懿;梅丽;李杰;吴绥生;;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骨桥蛋白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蕾;张世杰;王海鹏;赵彩明;邹操;刘志华;;兔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模型钙渗漏特点的比较[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邹家庆;;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8 霍丽莉;刘琰;柳邵真;;老年人舒张性心力衰竭早期护理干预的研究[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陈嘉莹;胡元汉;;螺内酯联合缬沙坦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陈玉媛;谢明星;吕清;王静;贺林;帅欣欣;段利科;李薇玢;刘莹莹;李静雅;张丽;;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内、外膜层心肌功能[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贵奇;[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常丽君;[N];科技日报;2014年

3 宋维义;[N];家庭医生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泉;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亚芳;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刘禹兵;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邵楠;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吕宪玉;社区老年人群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5 麻莉;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诊治进展[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林建民;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王春艳;脑钠肽联合超声多普勒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齐明旭;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交互影响[D];南华大学;2013年

9 常晟;益气活血养阴法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付秀秀;应变率显像技术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D];青岛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型)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3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193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0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