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感染后咳嗽病因病机与治疗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12-17 10:17
  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疾病,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消失后仍遗留咳嗽症状,以刺激性干咳为主,或伴咽痛、咽痒、咽部异物感。中医认为该病病因主要为风邪杂糅它邪侵袭肺卫,治疗上主张以整体观念进行辨证论治与分期施治。西医则认为其病因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治疗多采用镇咳、消炎等方案。该文分别从中医与西医角度出发,对PIC病因病机、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中医研究进展
    1.1 病因病机
        1.1.1 风邪是致病之首
        1.1.2 多种邪气依附风邪发病
        1.1.3 病理产物损伤诸脏,引起五脏咳
        1.1.4 六经受邪均可致咳
        1.1.5 外感邪气,失治误治
    1.2 治疗方法
        1.2.1 辨证论治
        1.2.2 分期施治
2 西医研究进展
    2.1 病因病机
        2.1.1 呼吸道上皮细胞损伤与破坏
        2.1.2 广泛气道炎症
        2.1.3 气道高反应性
        2.1.4 咳嗽敏感性增高
    2.2 治疗方法
        2.2.1 H1RAS
        2.2.2 中枢镇咳药
        2.2.3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2.2.4 糖皮质激素
        2.2.5 抗胆碱药
        2.2.6 抗生素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感染后咳嗽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洪天一,崔庆科,陈琼芳,冯晓纯.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04)
[2]感染后咳嗽的中医治疗思路汇总分析[J]. 李家亿,王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78)
[3]六经理论辨治咳嗽[J]. 屈杰,孔文霞,李培,杨军,李小会,陈丽名.  中医学报. 2019(08)
[4]感染后咳嗽临床现状及基层诊疗意见[J]. 戴路明,邓毅书,王忠平,张涛,金志贤,赵芝焕,肖弘,李海峰.  云南医药. 2019(03)
[5]感染后咳嗽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研究[J]. 楚长城.  中国医药指南. 2019(12)
[6]感染后咳嗽的咳嗽敏感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探讨[J]. 丁兆辉,何立东,舒燕萍,万丽玲.  江西中医药. 2019(04)
[7]从风论治儿童感染后咳嗽体会[J]. 魏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09)
[8]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候与体质类型分布及其相关性研究[J]. 阚诗云,邓兆岿,刘嘉琪,陈宪海.  河北中医. 2018(07)
[9]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J]. 吴瑕.  当代临床医刊. 2018(03)
[10]感染后咳嗽患者的咳嗽敏感性及其相关指标的临床分析[J]. 刘朝辉,洪春霖,黄宝蓓,陈慧暖,陈文喜,洪敏俐.  福建医药杂志. 2017(01)

博士论文
[1]清金化痰汤通过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改善大鼠急性气道炎症的作用和机制[D]. 宋洪娟.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特点及应用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D]. 刘泽茹.吉林大学 2018
[2]晁恩祥学术思想总结及疏风解痉法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观察[D]. 屈毓敏.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
[3]祛风宣肺方治疗感染后咳嗽(风咳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D]. 姚婧.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4]感染后咳嗽的六经辨证研究[D]. 洪维浩.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19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3719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1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