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扬刺法对卵巢囊肿模型大鼠白介素6和丙二醛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03:15

  本文关键词:温针扬刺法对卵巢囊肿模型大鼠白介素6和丙二醛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卵巢囊肿 温针扬刺法 丙二醛(MDA) 白介素-6(IL-6)


【摘要】:目的 本实验重点探讨卵巢功能性囊肿的发病机制、相关因子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观察大鼠卵巢囊肿形成的相关因子白介素6及丙二醛的表达,通过温针扬刺法对模型大鼠进行干预来探寻更加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治疗成本,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选择SPF级健康成年雌性Wister大鼠50只,采用随机化原则分成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温针灸组。随机挑选30只大鼠左侧卵巢注射0.1ml,10%芥子油进行造模,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及温针组进行对比治疗,假手术组大鼠卵巢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做实验对比。实验结束后,测量大鼠卵巢重量及三径大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及丙二醛(MDA)水平,并对卵巢囊肿病灶进行观察及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 ①模型组大鼠血清IL-6水平比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②针刺组、温针灸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IL-6水平分别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针灸组和温针组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假手术组和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③温针组、针刺组的血清MD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分别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温针组与针刺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外观观察:两个治疗组卵巢病灶体积,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肉眼可见的囊肿萎缩或消失,表面充血水肿明显减少等外观、重量对比,温针组和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抑制卵巢囊肿的生长,改变卵巢囊肿形态,有效治疗卵巢囊肿,以温针组效果最为显著。⑤病理组织学检查电镜显示:温针组及针刺组的卵巢囊肿明显缩小,囊肿明显萎缩,卵泡发育成熟,间质细胞小而稀疏。 结论 温针扬刺法可能通过降低血清IL-6抑制炎症水肿进展,降低血清MDA水平减轻氧自由基损伤等机制,有效调节卵巢的免疫功能,抑制卵巢囊肿的增生生长,促其萎缩。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针刺组,为卵巢囊肿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卵巢囊肿 温针扬刺法 丙二醛(MDA) 白介素-6(IL-6)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缩略词表9-10
  • 前言10-12
  • 材料和方法12-20
  • 1 研究对象12
  • 2 实验材料12-13
  • 3 实验方法13-14
  • 4 标本采取14-16
  • 5 统计学方法16
  • 6 实验结果16-20
  • 讨论20-32
  • 1.1 关于卵巢囊肿大鼠模型的认识20
  • 1.2 现代医学相关研究20-23
  • 1.3 古代相关文献研究23-27
  • 1.4 取穴原理27-29
  • 1.5 温针扬刺法治疗卵巢囊肿的机理探讨29-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6
  • 附录36-44
  • 参考文献41-44
  • 附图44-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回顾性分析[J];北京医学;1984年05期

2 周龙书,肖箐,黄立萍,唐伟琼;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及细胞因子测定[J];广东医学;2001年03期

3 王金权;王金胜;王乾平;梁雨;;王氏化ve灌肠液对卵巢囊肿患者清除活性氧能力的作用研究[J];光明中医;2012年04期

4 张翠莲,高航云,贾萍;不孕症合并卵巢囊肿136例临床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3期

5 董莹;李帮钰;;卵巢巧克力囊肿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表达[J];医药论坛杂志;2006年05期

6 胡p月;肖承`敖淌诼壑温殉材抑椎木閇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4年01期

7 陈金荣;卵巢囊肿以气血痰水论治[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8年01期

8 陈小平,余进进;卵巢早衰患者血清抑制素B水平的改变[J];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17期

9 李艳梅,宋立中,王鹏,姜豪杰;温针灸加中药治疗卵巢囊肿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5年08期

10 黄迪君,骆永珍,周志昆,马萍,,黄树;灸刺法对实验性RA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6年05期



本文编号:789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hxiyjh/789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7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