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_《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9-15 15:1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师范大学》 2013年

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探析

王乐乐  

【摘要】: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诞生于19世纪,它立足于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予以批判。马克思哲学思想与时倶进的优秀理论品质使得他的生态思想在15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闪现养真理的光辉,为当今全球性円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指明了出路。本文在深入研究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基础之上,系统梳理并分析了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并且阐发了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马克思生态竹学迅想的两大理论来源,即黑格尔客观唯心卞义的G然观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抽象自然观,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iF.是在吸收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基础h形成和发M起来的,I人:1此,庳洁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产生的思想基础及其发展史对于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輝.解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立足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深入研究和阐发了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实践的观点并将其贯穿于他的整个哲学研究生涯之中,因而实践也是马克思屮态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此基础上,文章论述了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问题——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问题;透过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分析了隐藏在这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资本主义是造成人[J自然异化的真正根源,从而为人类指明了人与朽然和谐共牛的共产主义力向。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于袅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毫无疑问,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对当代的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其为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指明方向、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哲学依据、为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示和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四个方面对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价值进行分析和论述。 总而言之,在当代社会生态环境恶化日益加重的情况下,深入系统地挖掘马克思经典文本中的生态思想,从而阐扬其本真精神,对于当前社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2;A81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敏;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思考[J];北方论丛;1998年06期

2 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白学刊;2007年02期

3 林坚;;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生态观论纲[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张义富;青年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5 孙淑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高惠珠;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历史唯物主义精髓的当代演绎[J];当代思潮;2004年05期

7 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概况[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3期

8 杨克涛;陈敬佑;刘晓利;;马克思生态观:人与自然关系认知和解读[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杨学功;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自然观[J];江汉论坛;2002年10期

10 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J];江汉论坛;2007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儒;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维度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大学;2004年

2 田清义;论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单红娟;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及当代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兵;;科学发展观——科学的执政哲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5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6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7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陈祥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前沿与前瞻——近三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有限描述[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钱广华;;走出黑格尔体系的迷宫——一个另类的解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曾建平;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通进;;人对动物负有何种道德义务[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10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惠珠;徐文越;;论马克思生态观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张义富;青年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3 孙淑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刘曙光;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张元洪,王强;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与自然”观[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陶志刚;人的自然观与人化自然理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杨学功;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自然观[J];江汉论坛;2002年10期

8 程福祜;;生态经济学源流[J];经济研究;1983年09期

9 黄斌;;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理论导刊;2009年11期

10 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国杰;论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理论[D];湘潭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立华;王璇;;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学理论;2011年12期

2 丁留稳;;论“人化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思想及现代意义[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3期

3 朱惠莉;邢志平;;朱熹生态哲学思想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09期

4 杨卫军;;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初探[J];前沿;2008年12期

5 董玉宽;;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哲学思想[J];生态经济;2010年02期

6 徐岩;;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吴熹;;生态哲学视野中的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2期

8 陈墀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方立天;;佛教生态哲学的现代启示[J];绿叶;2008年12期

10 王雪松;;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及启示[J];江淮论坛;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熙国;;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克洲;;马克思和凯恩斯:经济学比较(一)比较的基础[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欧阳谦;;德里达的“咏叹调”与马克思的精神遗产[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5)[C];2007年

4 刘明艳;;马克思问题意识与个人真正自由追寻场域的转变——兼与张一兵先生商榷[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5 何小勇;;论异化概念在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逻辑转换[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6 靳辉明;;从“千年马克思”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C];2000年

7 大卫·麦克莱伦;张双利;;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今昔[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C];2000年

8 张燕玲;;从“抽象劳动”的人到“感性实践”活动的人——析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对黑格尔的批判[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9 周树智;;异化劳动论是马克思哲学诞生的重大标志——兼评黄楠森先生对马克思异化劳动论的否定[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10 胡军良;;正本清源 开拓创新——陕西省2010年马克思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锦芳 北京大学哲学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北京大学哲学系 仰海峰;[N];光明日报;2011年

3 南方周末记者 袁蕾 夏辰;[N];南方周末;2011年

4 仰海峰 北京大学哲学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 张秀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诺曼·莱文 美国著名马克思学家 菲尼克斯国际政策研究所执行主任 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 赵玉兰 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张秀琴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马塞洛·马斯托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译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 张秀琴 魏天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王凤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刘文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刚;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演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余满晖;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自然观[D];苏州大学;2011年

3 杨军;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D];苏州大学;2010年

4 熊进;论马克思的时间概念[D];武汉大学;2010年

5 管晓刚;马克思技术实践论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6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7 蒋志红;马克思的正义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梁玉水;“马克思与现代性批判”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王萍霞;马克思发展共同体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10 方锡良;马克思自然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建雨;马克思的实践生态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祁传统;马克思人的生存论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3 陶翀洋;马克思早期人本质理论的发生学解释[D];广州大学;2010年

4 张倩;马克思的哲学史观初探[D];云南大学;2010年

5 边国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白玫;马克思科学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璐璐;马克思的利益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传辉;马克思产业哲学论纲[D];燕山大学;2010年

9 孙冠杰;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及其当代意义[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关斯玥;葛兰西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5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115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7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