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悔·治悔·无悔——从儒家视角论道德悔过的意义与困境

发布时间:2024-01-08 17:41
  儒者既反对彻底地抑悔,也不支持过分地扬悔,他们将悔置于道德训练的有机网络中,在多种工夫的治疗与支撑下,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推动自我更新,从而不断接近"无悔"的理想境界。儒家的悔过观为我们重估悔在道德生活中的地位提供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视角。本文从儒家立场出发,直面现代"毋悔"观念的挑战,为悔过的意义作出辩护,同时对悔过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指出悔过并不是徒劳、退转、虚幻、无力、全然痛苦和可有可无的。悔所具有的独特意识结构,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发现并改正过恶。现实中工夫的歧出与断裂,并不根源于悔,而应归因于尚不完善的人格结构。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 悔的意识结构与主要特征
二 悔过的意义与局限
    1.悔过意义的辩护
    2.悔过困境的察治
结 语



本文编号:3877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77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9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