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人的在场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9 06:48
  哲学的秘密在于人,对于人的研究贯穿于古今中外哲学史的发展始末。自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相关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存在主义”学者萨特提出马克思主义存在“人学空场论”造成了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重大误解,阐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中人的“在场”问题,对于澄清这一误解十分必要。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不难发现,“现实的人”作为其哲学出发点贯穿始终。在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直观性的基础上,确立了科学的新世界观。马克思对于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市民社会的“人”的祛蔽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而展开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重构了新唯物主义哲学中“人”与“物”的关系,引入实践的观点,实现了哲学变革。不同的立脚点决定了新旧唯物主义对于人的在场的不同理解,新唯物主义立足于人类社会对人的存在进行了澄明,人的存在不再是旧唯物主义完全依附于自然的存在,新唯物主义中人的存在具有二重属性。人的存在依靠实践这一方式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体现为历史的不断生成。最终,马克思在对人类现实生存困境的剖析中,提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基本观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观点
        (二)研究的方法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情况
        (二)国外研究情况
第一章 新唯物主义的人文视角
    一、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哲学“人”的袪蔽
        (一)旧唯物主义哲学“人”与“物”对立视域下的人
        (二)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批判
    二、新唯物主义对“人”与“物”关系重构
        (一)新唯物主义的“物”乃“人中之物”
        (二)新唯物主义的“人”乃“现实的人”
    三、实践范畴的引入突显新唯物主义的人文视角
        (一)旧哲学实践观的局限性
        (二)实践是人与自然统一和分离基础
        (三)历史存在过程以人的实践为基础
第二章 新唯物主义人的在场
    一、人的在场在新旧唯物主义中的理论分野
        (一)旧唯物主义人的在场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
        (二)新唯物主义人的在场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二、新唯物主义对人的存在的澄明
        (一)人的存在具有二重性
        (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三)人的存在是具体的社会历史的存在
    三、新唯物主义塑造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哲学价值旨归
        (一)人面临的现代性生存困境
        (二)新唯物主义解决人的现代性生存困境的路径
        (三)新唯物主义塑造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之途径
第三章 关注新唯物主义人的在场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一、从学理上深化了对新唯物主义的认识
        (一)从理论上进一步明晰新唯物主义不是经济决定论
        (二)人学视角的引入赋予新唯物主义新的解释范式
    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价值支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应坚守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77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977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e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