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张载天道论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2 02:20
  在宋明理学的发展史中,张载是一个奠基性的人物,所以对张载天道哲学的研究不仅仅对张载哲学本身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关系着对整个宋明理学学术理路的理解。张载的天道论哲学具有一个三分架构的模式,其中以“气”、“神”和“化”为其核心概念,这一模式和《大乘起信论》中的“一心开二门”有着理论渊源的关系。在三个概念中,“气”是载体,是万物的本根,而“神”和“化”则是张载的理论重心所在,“神”与“化”就是性与天道。三分架构是理解张载天道哲学的关键,而且其中潜隐着的理论问题也成了张载以后宋明理学非常重视的问题。“神”就是气之内在本性,同时也就是天地之性,它既是天道造化的动力根源也是价值和道德根源。“神”具有清通而不可象的特点,其具体意义和具体内容则是“太虚”、“诚”和“两”三种气之本性,由此也可以说张载所体认出的性与天道是即虚静即存有即活动的。其中“太虚”与“诚”对应的是价值和道德根源,而“两”对应的则是动力根源。“化”也就是天道,是“气”的变化流行之历程,其实也就是实然存在的生生不已的造化本身。张载用了“道”、“易”、“神”和“化”四个概念指称意蕴丰富,雄伟宏大的天道。天道的实质就是“气”的聚散变化,“...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综述
        1.现当代研究张载思想的主要著述
        2.张载天道论思想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标及意义
一、张载天道论的基本架构及其定位
    (一)张载天道论中的三分架构思想
    (二)张载天道论和《大乘起信论》中三分架构思想比较
    (三)气本与道体:张载确立的天道本体
    (四)张载天道论三分架构的问题及其意义
二、“清通而不可象为神”:性体义疏解
    (一)神德本体:清通无迹之性体自身
    (二)天性阴阳:天地之性之动力因素
    (三)太虚与诚:天地之性之价值因素
三、“太和所谓道”:道体义疏解
    (一)道易神化:天道造化之具体意涵
    (二)太虚与气:聚散推荡之变化模式
    (三)乾健坤顺:造化万物之运作模式
    (四)万物相感:感通不已之存有模式
    (五)保合太和:太和久大之道体流行
四、张载人道思想之于天道论的呼应与反证
    (一)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二)虚明诚敬与知礼成性
    (三)存神过化与穷神知化
    (四)民胞物与与成己成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980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980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3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