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职称评审 > 教师职称 >

影响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职称评审因素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07 06:00

  本文关键词:影响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职称评审因素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同时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决定了高职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既懂理论又善实践。职称评审工作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极大的导向作用,但在当前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理解不尽一致的困境下,高职院校职称评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学术轻技术问题,影响了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必须在进一步明确"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基础上,建立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职称评审机制。
【作者单位】: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人事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职称评审
【分类号】:G715.1
【正文快照】: 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职业院校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为人所认识,我国因此一直在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扶持力度。高职院校在规模上逐步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至今仍面临着教学质量不高、办学无特色、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等诸多问题。“教育大计,教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雪梅;;“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难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2 崔发周;;“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特征与认定标准[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年02期

3 王明凤;;评职称就是码论文?[J];教育;2010年29期

4 钱伟长;;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J];群言;2003年10期

5 富国亮;高峰;曹小兵;;高职教师职业忠诚度提升策略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徐沈新;;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理性思考[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牟燕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立言;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立国;王秀梅;周晓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旷健玲;;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7期

3 石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10期

4 池玫;;构建服务于企业培训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姜立超;;寻找教研结合的原动力:高校青年教师的困境突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穆婕;栾忠权;王久和;;地方高校科研服务与促进教学的路径与实效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年03期

7 张书华;;关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大舞台;2011年12期

8 刘长颖;傅利斌;;独立学院教学与科研关系问题研究[J];大众科技;2011年05期

9 龚龙生;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其反思[J];化学教育;2005年11期

10 李慧泉;马继龙;朱美安;;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文军;;云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调查研究[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智英;技术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丽娟;高职学院教师实践能力及其提升的校企合作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琼;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伟;湖南省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姜小暖;团队沟通在团队集体效能感与团队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代春花;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课外沟通问题及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吕淑芳;论新升格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军;广州市属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8 杨超男;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孙清立;山东理工大学“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白智童;英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对我国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新安;;双师型高职教师内涵及其培养途径[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任少红;高职教育“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万碧波;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王树庭;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发展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5 崔继伟;把我院建成学习型学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吴美满;高职管理类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7 张铁岩,吴兴伟,刘铁雷;高职高专师资队伍结构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8 张铁岩,刘铁雷,吴兴伟,付杰英;高职高专“双师型”师资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9 叶小明;朱雪梅;;“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与模式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10 曾艳英;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浅探[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红宾;;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2 郭香;;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3 徐沈新;;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理性思考[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华艳辉;王颖;刘永奎;王振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研究[J];华章;2011年24期

5 邢金龙;王丽平;;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4期

6 张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任晶;;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J];教师;2011年26期

8 曹文明;;关于推进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改革的思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林农;;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思考[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陈叙龙;唐瓷;;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几点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悠;;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陈桂林;李彩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模型的建立与实践[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3 王石健;;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刍议[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高怀世;陈传胜;徐明;;高职院校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制度创新与实践[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5 徐有华;陈传胜;徐明;;高职院校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制度创新与实践[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濮阳槟;;高职高专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翠英;;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心理与道德教育影响浅析[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鸽;;“官、企、校”联合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探索[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王振洪;高职院校教师文化的独特性与建构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章仙踪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彭元;“双师型”教师如何锻造[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窦爱玲;浅谈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N];天津教育报;2010年

4 记者 李娜 实习生 荆佳;后年职教 “双师型”教师将逾六成[N];郑州日报;2010年

5 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 朱孝平;从企业直接招聘人才也是一招[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徐恬 通讯员 蔡勇;“双师型”教师锻造高技能人才[N];深圳商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于洪全;让农村职校“双师型”教师大显身手[N];大连日报;2009年

8 记者 薛冰;两年后职校教师三成是硕士[N];信息时报;2003年

9 本报通讯员 徐岚;科技拓宽致富路[N];常德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张守帅;成都启动最大规模中职教师培训[N];四川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英;高职院校教师激励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袁秀瑜;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桂霞;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慧;浙江A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冯丽娟;高职院校教师激励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6 武俊梅;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职后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蔡滔;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李妍;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负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胡会来;河北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秦工;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影响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职称评审因素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ichenpingshen/gaoxiaojiaoshizhichenpingding/349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2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