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改革刍议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改革刍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着许多弊端,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市场定位和教学模式等都存在着背离之处。改革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应从评审体制、评审标准和条件、职称名称、评审机构和管理手段等方面入手,使高职院校的教师职称评审能够适应我国高职院校整体发展的战略要求。
【作者单位】: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分院财会教研室;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职称 评审
【分类号】:G717
【正文快照】: 一、引言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与普通高校以培养研究型、知识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定位有着本质的区别。定位的差别要求师资素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都要有相应的不同。在教学方法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学必须注重和突出实践性教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怡;张义平;宋现山;;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基于江苏高职院校师资发展的现实考察[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郭香;;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3 张伟;邹丽娟;;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研究及应对策略[J];职业时空;2011年07期
4 华艳辉;王颖;刘永奎;王振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研究[J];华章;2011年24期
5 宋现山;蔡怡;;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领导行为的调查分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张诗林;;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学理论;2011年18期
7 何旭曙;;校企合作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杨朝辰;谢卫娟;刘冬梅;史艳明;;用科学发展观完善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2期
9 金本能;;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的反思与创新模式构建[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周经纬;;高职院校教学现状及其改革思路[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悠;;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陈桂林;李彩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模型的建立与实践[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3 王石健;;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刍议[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翠英;;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心理与道德教育影响浅析[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栋学;;关于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邓玲;;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尤庆华;;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刘鸽;;“官、企、校”联合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探索[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张炳耀;;部分中职学校师资队伍抽样调查的思考[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冯敏华;;工学结合模式中高职院校外聘教师教学质量保证的探索与实践[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王振洪;高职院校教师文化的独特性与建构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窦爱玲;浅谈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姜永杰;武汉船院教师职称、薪酬与课堂教学质量挂钩[N];湖北科技报;2004年
4 记者 薛冰;两年后职校教师三成是硕士[N];信息时报;2003年
5 董洪亮;职校生就业要迈几道坎[N];人民日报;2007年
6 记者 沈沁芳;中职院校今年预计招生26.5万人[N];发展导报;2008年
7 崔葳邋路荣平;管理创新释放办学活力[N];淄博日报;2008年
8 成潮邋路荣平;管理创新:学院发展步入快车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徐恬 通讯员 张新 杨谦 刘代刚;10个教师9个曾是经理厂长[N];深圳商报;2006年
10 湘源;农村职教 做大做强[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英;高职院校教师激励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马桂霞;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秀瑜;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慧;浙江A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武俊梅;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职后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蔡滔;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李妍;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负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胡会来;河北省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秦工;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Y,
本文编号:410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ichenpingshen/gaoxiaojiaoshizhichenpingding/410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