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课教学质量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 上海市 高中体育专项课 教学质量 出处:《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体育专项课教学质量是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生命线,同时也是目前学校体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推动下,上海市高中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出现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囿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高中沉重的升学压力和课业负担,上海市高中体育课教学仍面临着诸如:体育课教学内容及方法过于陈旧、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学生身体素质逐渐下降等现实问题和严峻挑战。基于此,上海市在不断巩固“二期课改”成果的基础上于2012年以全市17所高中为试点率先开启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工作。经过五年的发展,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目前正从实验阶段逐步走向全面推广阶段,专项课在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但是,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作为一个新事物,一方面,人们对专项化教学的理念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关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高中体育专项课教学质量如何?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怎样?目前来看,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匮乏。因此,在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有关高中体育专项课教学质量就成了目前急需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以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课教学质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8所抽样高中的体育专项课教学质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总体上来看,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专项课教学质量比较高。但是,由于师资场地紧张、部分教师教法不合理等因素,仍有部分学校专项课开展状况不佳,教学质量一般。2.课堂教学目标制定比较合理,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3.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比较突出,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专项课中所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安排比较合理;大多数教师在专项课教学中都有课堂导入,但是课堂导入形式不够新颖,导入效果仍需提升。4.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听讲、观察、模仿、练习以及展示环节表现的都比较积极,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学生在提问和讨论环节表现得不够积极主动,课堂提问以教师提问为主、学生提问为辅。教师的候答策略运用不太合理,提问效果一般。5.体育专项课的教学评价形式多元,形成了“学生自评为主,师评和互评为辅”的课堂评价形式。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手段多样,但是使用率不高,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对学生做出的反馈比较及时,反馈语言准确具体,反馈质量较高。6.体育专项课的课堂氛围积极活跃;师生关系民主,生生关系融洽,有利于专项化教学的顺利开展。7.大部分学生对所学运动技能的掌握的较好,但是对技能的运用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8.专项体育课运动负荷整体适宜,学生的体能水平有一定的提升。课堂练习密度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学生心率特征较好;高三年级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和练习密度略低于高一和高二年级。9.经过体育专项课的学习后,学生的运动兴趣普遍提升;学生的情意发展和体育能力培养效果一般。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培养效果不佳,对所学的知识技能的自主运用能力明显不足,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自主制定和调整锻炼计划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Abstract]:On the one hand ,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Shanghai has chang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stage to the full popularization stage . The students ' self -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re different , but the students ' self -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form are very good . The students ' self -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form are very good .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33.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盛芳;;体育课运动负荷及其实践特点与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10期
2 张海平;;从课堂展示角度分析体育教学质量的表与里[J];体育教学;2016年06期
3 冯敏;;基于“经验+实证”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J];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02期
4 毛振明;;漫谈“好课长什么样?”[J];体育教学;2015年12期
5 李世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与实施策略[J];体育学刊;2016年01期
6 于素梅;;方法困惑:学法指导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J];中国学校体育;2015年03期
7 庄萍华;;体育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年02期
8 陈云鹏;;体育教学质量内涵及有效促进策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年02期
9 李春华;;关于体育教学质量内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年02期
10 曹艳杰;刘贤敏;;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深层次原因分析[J];体育科技;201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游兴龙;上海市部分初级中学体育课密度与运动负荷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2 李玉婵;学习兴趣发展变化机制的纵向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3 高艳晶;初中生在体育教学中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雪梅;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利;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郑春梅;主体性体育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蔡建东;高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49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449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