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重返思无邪: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和策略

发布时间:2020-06-13 07:03
【摘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上耀眼夺目。古诗词大约是伴随着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产生与发展的。这类文学形式有其历史性。虽然古代与现代社会并未完全割裂,但不得不说,古今之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社会状况,阶级差异,接受标准与现代社会截然不同。许多教师一味地用现代的教学方式和视角去观照古典诗歌,我们很难把握住其中的精妙与韵味,在一定程度上,会丧失古典诗歌的文化价值,学生很难感同身受,产生学诗的兴趣。只有通过认识“思无邪”,把握古诗词创作与鉴赏的特点,发掘背后的教学价值,才会帮助学生扒开古诗词里的重重迷雾,从里到外认识古诗词。本文从以下四部分展开阐释。第一部分认识“思无邪”,解读关于“思无邪”最具代表性的四种观点、借助场域概念分析“思无邪”多元解读背后的原因与“思无邪”涵盖范围的界定、再到“思无邪”对古诗词在创作和鉴赏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梳理,从而深化对“思无邪”的认识。为“思无邪”教学价值的探析,提供认识基础。第二部分探讨“思无邪”的教学价值,从道德、审美以及思维三个维度切入,并结合《诗经》作品以及高中人教版必修教材上的古诗词作品实例帮助解读三大价值。第三部分是将“思无邪”的教学价值作为古诗词在教学上的追求目标,结合笔者高中语文实习经历和知网上的关于古诗词教学设计的部分期刊,深入探析当前古诗词的教学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则是依据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结合“思无邪”的教学价值的目标导向,通过诵读训练、想象训练、教案设计三个维度,着力寻找解决高中古诗词教学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总之,本文以“思无邪”为视角,探究“思无邪”的教学价值,以此来观照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与学,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古诗词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更有效的古诗词学习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翘楚;刘天石;;思无邪[J];音乐创作;2018年07期

2 杨秀娟;;浅议“思无邪”[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年01期

3 郑清海;;《思无邪》[J];中国陶艺家;2016年02期

4 尹腾鹤;陈苏平;;《思无邪》[J];美苑;2015年S1期

5 李博涵;;思无邪[J];作文与考试;2018年36期

6 杨庆祥;;思无邪(组诗)[J];扬子江诗刊;2018年04期

7 张明珠;;浅析“思无邪”[J];青年文学家;2016年35期

8 马旭蕊;;纯净[J];中学语文;2017年08期

9 杨怡;;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谈宋代理学背景下的“思无邪”[J];青年文学家;2017年05期

10 慕白;;给一位诗人的信[J];诗歌月刊;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康石佳;;“思无邪”研究述评[A];文章、文本与文心——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四辑)[C];2017年

2 向熹;唐智燕;;浅谈“诗三百思无邪”[A];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二辑)[C];2012年

3 宇文博;;再论“思无邪”的正确翻译[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程世和;;“思无邪”与“郑声淫”——淫邪世界中的圣者话语[A];东方丛刊(1996年第2辑 总第十六辑)[C];1996年

5 陈昭吟;;道经中所见之“思无邪”[A];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七辑)[C];2015年

6 刘伟;;论焦循的《诗》学思想[A];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八辑)[C];2015年

7 李琳;;袁枚对孔子《诗》说的批评与改造[A];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八辑)[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娟;思无邪 乐安居[N];张掖日报;2018年

2 陈颂英;思无邪乃显五真[N];贵州日报;2017年

3 黄鸣;做企业需要思无邪[N];中国企业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赖毅;民营独立书店 坚守还是倒下?[N];厦门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卢e,

本文编号:2710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710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1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