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8 09:26
【摘要】:当前,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迫在眉睫。因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必须融合于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始终,以引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并促进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所涉及的研究是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本研究梳理了学习进阶和教学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结合新课标所提出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从而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为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选取的样本(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进行内容分析,并发现当前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不仅在结构方面存在结构不完整、教学目标脱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习题比重过大等问题而且在内容方面存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忽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以及缺乏灵活性等问题。针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螺旋式课程设计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系统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三大原则,即进阶性原则、问题驱动原则和灵活性原则;进而融合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七部分内容建立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模型;最终明确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策略,并在每个板块的设计策略后附有具体案例做为示范以帮助教师加深理解并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最后,以《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为课例,结合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原则、模型和策略做出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并与同课例的普通教学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并发现基于学习进阶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在结构、内容以及教学效果方面要优于普通教学计。因此,呼吁高中物理教师在学习进阶理论的指导下应用本文提出的教学设计原则、模型和策略进行教学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7
【图文】:
三种物理情境GSG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4图5-7(2)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观察实验、记录现象。(3)归纳总结:实验结束后,教师首先收集学生得到的实验现象,结合动画师生共同分析,第一组实验如图 5-8,当磁铁插入和拔出线圈时,线圈中的磁场强弱发生变化,回路中有感应电流,磁铁静止在某一位置时,线圈中的磁场强弱不发生变化,回路中无感应电流;第二组实验如图 5-9,当滑动变阻器迅速滑动、开关闭合或断开的一瞬间,小线圈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产生的磁场强弱也发生变化,由此导致大线圈中磁场强弱发生变化,回路中有感应电流。由此得到,线圈的有效面积不变时,感应电流的产生与磁场强度有关。图 5-8 图 5-9结合动画分析初中所学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如图 5-10,在匀强磁场中,磁场强度不变,此时将学生的注意引导到运动的导体棒上,运动的导体棒改变了线圈的有效面积,由此得到,磁场强度不变时,感应电流的产生与线圈的有效面积有关。图 5-10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内容,哪个物理量既包含 B 又包含 S?学生很容易想到是磁通量Φ,由此得到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只要闭合导体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回路中具有感应电流产生。3
本文编号:2746377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7
【图文】:
三种物理情境GSG
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4图5-7(2)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观察实验、记录现象。(3)归纳总结:实验结束后,教师首先收集学生得到的实验现象,结合动画师生共同分析,第一组实验如图 5-8,当磁铁插入和拔出线圈时,线圈中的磁场强弱发生变化,回路中有感应电流,磁铁静止在某一位置时,线圈中的磁场强弱不发生变化,回路中无感应电流;第二组实验如图 5-9,当滑动变阻器迅速滑动、开关闭合或断开的一瞬间,小线圈中的电流迅速变化,产生的磁场强弱也发生变化,由此导致大线圈中磁场强弱发生变化,回路中有感应电流。由此得到,线圈的有效面积不变时,感应电流的产生与磁场强度有关。图 5-8 图 5-9结合动画分析初中所学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如图 5-10,在匀强磁场中,磁场强度不变,此时将学生的注意引导到运动的导体棒上,运动的导体棒改变了线圈的有效面积,由此得到,磁场强度不变时,感应电流的产生与线圈的有效面积有关。图 5-10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内容,哪个物理量既包含 B 又包含 S?学生很容易想到是磁通量Φ,由此得到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只要闭合导体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回路中具有感应电流产生。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姚建欣;郭玉英;;为学生认知发展建模:学习进阶十年研究回顾及展望[J];教育学报;2014年05期
2 杜华;;国际教学设计研究三十年[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3 林宪生;教学设计的概念、对象和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志成;培养高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2 倪文露;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7年
3 李伟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设计观的实践探讨[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46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74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