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普吉泰华学校中国文化课调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3
【图文】:
图 1.1 普吉华侨概况 图 1.2 太原堂图 1.1 是笔者摄于普吉泰华博物馆,图 1.2 是笔者 2018 年 12 月 22 日摄于泰自 1975 年建交以来,交际越来越频繁,尤其是 2000 年以来,泰国大批中国游客,因此中文需求的增加使得中文热的兴起势不可挡。而
图 2.1 中国文化课与兴趣拓展课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的使用频次与访谈的 12 位教师共担任 14 种不同类型的课程,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化兴趣拓展课中,除中文戏剧鉴赏课外,其余五种课型中讲授法的使用频据笔者了解,东盟普吉泰华学校每周一至周五在升旗活动结束后均会安排
图 3.2 中国文化活动课中不同的教学法使用频次在中国文化活动课中,体验式教学法的使用频次最高,而讨论法则武术课堂会使用到。在其余课堂中,教师们表示基本不会使用讨论了解,教授中国武术的教师是一名泰籍华裔,其家族在普吉府开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于佳林;;对外汉语教师对学生评教制度的认知态度及心理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9年06期
2 姜苹;姜丽;李法玲;;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用语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3 刘霞;;慕课时代对外汉语教师生态位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4 张军广;;对外汉语教师研究的历时与共时趋向——基于文献可视化的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8年03期
5 马铭英;张维娜;;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浅谈[J];文学教育(上);2018年07期
6 罗美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于对外汉语教师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上);2018年07期
7 张蕾;;塑造一个民族的未来——我眼中的新加坡教育[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年09期
8 刘欣馨;;对外汉语教师课堂答疑行为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12期
9 赵书红;贾馥萍;;试论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J];文教资料;2006年28期
10 刘超;;浅谈对外汉语教师的师德建设[J];教书育人;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芳;;英国剑桥中文学校对外汉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英文)[A];中国社会语言学2014年第1期(总第22期)[C];2015年
2 黄远;;浅析对外汉语教师对教学语境的设置[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陆应飞;;略论对外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4 程蓓;;职前与在职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观念比较研究[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石慧敏;;我教洋学生“品”中国茶[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6 杨忠祥;孙毅;杨子琴;;汉英教学词汇系统CELS[A];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7 刘亚娟;颜佳欣;;新西兰媒体和民众中的中国国家形象调查与分析[A];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下[C];2015年
8 ;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0年第1期(总第5期)[C];2010年
9 ;首届中亚汉语国际教育学术研讨会举办[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0年第3期(总第7期)[C];2010年
10 张媛媛;;对外汉语教师角色再认识——基于“后方法”视角[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冲;泰国:无人行色匆匆[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刘菲 凌石;克服洋腔洋调 学说标准汉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
3 孙宜学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一带一路”建设催生对外汉语教师旺盛需求[N];文汇报;2017年
4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孔子学院 李禄兴;对外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5 记者 陈茹冰;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与培训两热[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6 记者戚海燕;对外汉语教师奇缺[N];北京日报;2002年
7 陈晓春;对外汉语教师成就业新热点[N];新华日报;2005年
8 马国彦;民国时期对外汉语教师角色考[N];中华读书报;2014年
9 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日本留学生 齐藤德彦;汉语老师不要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王海晋;想做“汉语外教”需谨慎[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晓音;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洁;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3 朱俊华;留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4 刘弘;对外汉语初任教师实践能力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伟平;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指令语调查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2 王文婧;东盟普吉泰华学校中国文化课调查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3 姜t
本文编号:2764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764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