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足球比赛教学法影响初中生空间线索运用能力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17:50
【摘要】:研究目的:足球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中比较普遍的基本教学项目。目前校园足球已在全国中小学火热开展,对此类学生进行相关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已有研究证明,比赛教学法能够激起初中生的好胜心,也能满足此阶段学生的贪玩心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也是对其反应能力进行挖掘的最佳时期。空间线索是用来提示线索位置的信息,此技术能很好地测出人的反应特征。而在足球教学中,信息的传递无时不在,在教学中能够抓准教学任务的主要线索,就等于找到了学习的关键,可见空间线索在足球运动中的重要性。本研究把比赛教学法与足球教学相结合,对初中生在空间线索的运用能力上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学体育教学理论提供帮助。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主要为以下三点。(1)验证在足球教学中应用比赛教学法,能否对初中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有影响。(2)验证在足球教学中应用比赛教学法,能否对初中生在不同位置空间线索的运用能力上产生影响。(3)验证在足球教学中应用比赛教学法,能否对初中生在空间线索运用能力上产生影响。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60名在校学生,把其分成实验组(采用比赛教学法)30人,年龄14-15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30人,年龄14-15岁。实验工具:秒表一个,立定跳远垫子一个,惠普Elite Book 745笔记本电脑一台。实验设计:实验一:对两组被试在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方面(包括25m往返跑、立定跳远、25m长传球、足球绕杆)进行前测和后测。实验二为2×2×9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组内变量为线索特征(有提示线索、无提示线索)和线索位置(上左、上中、上右、中左、正中、中右、下左、下中、下右),人群(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周期:12周。研究结果:(1)身体素质与运动技术方面:对照组被试在25米往返跑上主效应不显著(P=0.410.05);立定跳远主效应不显著(P=0.730.05);25米长传球主效应比较显著(P=0.020.05);足球绕杆主效应显著(P=0.040.05)。实验组25米往返跑主效应显著(P=0.030.05);立定跳远主效应显著(P=0.010.05);25米长传球主效应显著(P=0.040.05);足球绕杆主效应显著(P=0.000.05)。(2)空间线索运用方面:常规教学法干预下被试实验前后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比赛教学法干预下被试实验前后有显著性变化(P0.05);无论是常规教学法还是比赛教学法,线索、位置的主效应显著(P0.05),线索×位置的交互效应显著(P0.05)。研究结论:(1)常规教学法对初中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对足球运动技术上的影响有显著性。(2)比赛教学法对初中生在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上的影响均有显著性。(3)有线索时初中生的反应速度要比无线索时的反应速度快。(4)常规教学法对初中生空间线索的反应能力上没有显著性改变。(5)比赛教学法对初中生空间线索的反应能力的影响具有显著性。(6)无论有无提示信息实验组被试都比对照组的反应要快。即比赛教学法比常规教学法在影响初中生对空间线索的运用能力上更有显著性。(7)常规教学法与比赛教学法都能够改变初中生反应最快或最慢的线索位置。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96
【图文】:

教学流程图,教学法,实验组,常规教学法


本研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再根据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励才实验学校的教学教学。实验组在进行教学时则采用比赛教学法,与对照组相同,根据学校教学大比赛教学法设计教学方案,两组实验周期均为12周。比赛教学法则是在对实验束基本教学内容后采用此方法进行干预。详细见表1。逡逑表1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逡逑组别逦课程教学安排逦教I时间逡逑对照组逦按常规教学方法逦12周逡逑实验组逦课程后20分钟进行比赛逦12周逡逑2.邋2教学流程模型设计逡逑教师宣布逦教师示范逦学生进行逦老师纠正邋总结,下逡逑教学任务逦|讲解逦练习逦讲解逦课逡逑图1对照组(常规教学法)教学流程图逡逑.丨逡逑

过程图,线索,空间,过程


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逡逑验任务设计逡逑组被试进行身体素质与运动技术进行实验前测(包括25m往返跑足球绕杆),实验结束之后由相同测试老师,再进行相同规格初中生在身体素质与运动技术上是否存在影响。四个项目都在长传球是从起点至25米处用一个半径为4米的圆,被试有5一落点必须碰到线或者在圆内,且球要离开地面,在空中飞行,不进球不得分。足球绕杆是采用时间记录的形式,绕杆路线式,两脚交换击球。从起点放置第一个杆,其后每隔1米放越过最后一个标杆即刻停表。逡逑线索运用能力的研究设计逡逑验流程逡逑

模型图,位置,模型,实验者


n邋a邋i逡逑逦逦命———逡逑s邋20Dms逦200,115逡逑图3实验二不同空间线索显现过程逡逑对被试详细讲解实验步骤,然后进行5次练习,幕中央出现初始符号“邋+邋”,然后在线索位置出现刺激“?”)或无线索的刺激“*”,每示或无线索提示,出现时间间隔相同),当被进行反应。实验者按键手指统一为右手食指,而准备下次测试。实验结果由软件matlab邋R2015a"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宪刚;张侃;;空间线索任务中影响反应准备的因素[J];人类工效学;2007年02期

2 金晓莹;陆邵明;;空间线索的编排及其体验的艺术性——以上海松江方塔园为例[J];华中建筑;2006年09期

3 胡振辽;;网络空间线索排查方法[J];警察技术;2012年01期

4 向帆;;解析广州地铁标识[J];广告大观(标识版);2009年06期

5 冯文婷;汪涛;周名丁;聂春艳;王源富;;垂直线索对放纵消费的影响——基于道德隐喻的视角[J];营销科学学报;2016年02期

6 王晨晨;徐礼云;李佳芹;贺斐;;不同动机水平积极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基于空间线索范式的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汪孟允;苗小翠;李益娟;张仲明;;强迫症患者注意偏向研究方法述评[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8 方青稚;;杂记阅读[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下半月);2011年01期

9 陈雯;马聪;李杰;沈模卫;;时序信息和空间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的分离存储[J];应用心理学;2009年03期

10 冯茵;周榕;;空间线索范式下二语动词加工的具身认知效应[J];外语学刊;201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铭;郭玮;张敏;;急性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注意网络功能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9年

2 张维;赖淑贤;唐孝祥;;园林审美的心理机制:来自注意偏向线索效应的证据[A];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3 叶猛;丁锦红;;跨通道情绪信息整合对注意偏向的调节作用[A];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9年

4 李量;杜忆;吴玺宏;Claude Alain;;人类听皮层在语音分离中对频率线索和空间线索的线性整合[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叶钰侨;刘阳;黄修禹;胡博;游旭群;;地图特征和心理旋转对定向越野运动员识图能力的影响:空间线索提示的作用[A];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9年

6 车翔;郑超;李杰;张禹;;空间注意近手分配优势的来源:近刺激手还是反应手?[A];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9年

7 方光战;江帆;唐业忠;;竞争对手的时空信息对雄性仙琴蛙竞争策略的影响[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8 高在峰;沈模卫;张云帆;;应用三维倾斜平面对返回抑制机制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欢;郝欣言;齐娜;;六通道耳机声像外化效果分析[A];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C];2019年

10 夏凌翔;石绪亮;张翼;Steven D.Hollon;;人际自立与积极、消极人际信息的注意偏向[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江滨;绿色图书可以这样下乡[N];中国环境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谢曦 陈林森 陈淑华;绿色福利刷新城市高颜值[N];泉州晚报;2018年

3 武汉市新洲区阳逻第一中学 黄建恒;教你轻松背诵古今诗文[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赵玉洁;吕永中:以东方的方式看东方[N];中华建筑报;2014年

5 通讯员 杨子;曾经·永远——孙滋溪艺术展[N];美术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名丁;垂直线索对放纵消费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7年

2 周成;人耳声源定位与编码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胡楠茶;心智游移和注意网络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常明;进场过程中时空线索对黑洞错觉的影响机制:面向舰载机飞行员的选拔与训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伟杰;足球比赛教学法影响初中生空间线索运用能力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2 葛秋芬;线索提示的时间和类型对视觉掩蔽效应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胡雯;妒忌情绪不同个体注意偏向的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闫梅洁;应激条件下高低人际自立个体对积极、消极人际相关词的注意偏向特点[D];西南大学;2013年

5 胡蝶;注意网络在自我加工优势中的作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6 王小佳;手动对于短时顺序记忆的促进作用[D];浙江大学;2007年

7 张李群;年龄和性别对昆明小鼠空间和非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8 杨芳;阈下空间线索引发注意定向的实验研究及其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张一鸣;脆弱型高自尊高中生攻击性线索注意偏向[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10 汪琼;6-10岁儿童注意能力的发展和注意不良儿童的多重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66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766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b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