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8 01:13
  课堂导入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和调整学生的学习热情、认知冲突和学习状态。教师在选择导入方式的时候要依据实际情况,比如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不同。2017版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更加注重应用多元化的导入策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行动意识和开放意识的形成,保证他们能够拥有足够的积极性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交互性、真实性的学习活动中。然而,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不再喜欢学习信息技术,人们甚至不怎么重视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大多数一线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都没有对新课导入教学进行关注和研究,有些教师在选择导入方法和导入技能的时候也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所以教学内容和目标并没有体现在课堂导入中。这对于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来说,无疑会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探索科学有效的导入方案,借助适合的导入方法和技能来保证学习内容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改进信息技术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学习动机理论、情境认知理论、首因效应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依据2017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关于课堂导入文献数量发展趋势

主题分布,信息技术,文献


图 1-2 关于信息技术导入文献的主题分布文献检索结果表明,国内学者对信息技术导入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使用信息技术优入的有效性。如肖友荣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了理论研究。就教学方式而言,他首出了创意性教学设计理念,并认为创意性教学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教师制定完善的课前导入设计。有些教学内容是可以直接采用演示直观的教学导入模式,生活案例的引入、原有知识的导入、实验模拟的导入、故事情节导入等多种教学导入。其次是课堂节奏的进程把控。教师可以适当的转化自身的教学语言,多应用提问,好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包括使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最后应该对教学创意设计展开工作,可以进行归纳式的总结、拓展式的总结、比较式的总结等[39]。而期刊论文《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技术研究》[40]是将江苏某高级中学教师以及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并结合了实际课堂的观察结果,对目前课堂上教师在知识导入的现象进行了具体调研,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给出有效的建议。同时作者设计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课堂的知识传授效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发生器,信息


加涅认为学习的典型模式是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在这一模式中(见图3-1),外界环境的刺激可以通过感受器转变为神经信息进行传达,然后到达感觉记录器。其中部分被感觉器接受的信息逐渐被纳入短时记忆,然后通过一定的编码程序贮存在长时记忆里。当信息需要被调取,那么可以通过检索,从长时记忆当中提炼出来,信息被提取之后,通过发生器变成了一种短时记忆,这时这部分记忆同时又会被进行加工,最后回到反应发生器。反之,如果回到长时记忆当中,就可能被再次激活,这些反复提取的信息,最终通过效应器作用于具体的方位。该模式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控制,一个是预期,他们对于信息的处理是全方位的,在信息加工模式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其中认知策略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和控制其动机,这是一种定向的学习作用?


本文编号:3348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348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4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