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西安市城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与空间布局的均衡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2 19:08
  教育均衡化是近年来学者们持续关注的焦点。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愈演愈烈的竞争趋势和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实施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以及西安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本论文从地理学区位论的角度出发,利用空间网络分析方法,对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空间布局的均衡性进行研究,对西安市乃至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为此,本论文选题定位于基础教育均衡的系统性研究与实证分析,立足于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以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学校布局为切入点,以西安市城区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空间布局的均衡性展开研究,为进一步制定西安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控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首先,通过现状分析揭示城区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学校区位与居民居住区位的空间点格局类型;其次,在现存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测度基础教育学校资源配置的水平和类型以及区域差异程度、探究学校空间布局的效率与公平性;最后,根据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西安市城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1.定量和定性的判定了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①近10年,西安市城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年...

【文章页数】:2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域选择与概况
        1.2.1 研究区选择
        1.2.2 研究区概况
    1.3 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基本理论问题与研究述评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基础教育资源
        2.1.2 均衡发展
    2.2 基本理论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地理区位理论
        2.2.3 区域发展理论
        2.2.4 资源配置理论
        2.2.5 公平与效率理论
    2.3 研究述评
        2.3.1 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2.3.2 教育空间研究
        2.3.3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2.3.4 学校空间布局研究
        2.3.5 教育公平与效率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安市城区基础教育资源现状与空间格局
    3.1 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3.1.1 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机制
        3.1.2 研究方法
        3.1.3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数据来源
        3.1.4 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3.2 基础教育学校及居民点的空间分布与格局
        3.2.1 分布现状
        3.2.2 分布密度
        3.2.3 点格局类型
        3.2.4 空间分布现状小结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安市城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性分析
    4.1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1.3 指标体系权重的赋值
    4.2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与类型
        4.2.1 数据预处理与计算方法
        4.2.2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测度
        4.2.3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类型分析
    4.3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性分析
        4.3.1 均衡性分析指数与标准
        4.3.2 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市城区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均衡性分析
    5.1 基础教育学校空间布局效率分析
        5.1.1 FSAC模型与分析过程
        5.1.2 评价指数设定
        5.1.3 学校布局效率分析
        5.1.4 学校布局效率比较
    5.2 基础教育学校空间布局公平性分析
        5.2.1 可达性与哈夫模型
        5.2.2 分析过程和评价指数设定
        5.2.3 居民点就学可达性的公平性分析与比较
        5.2.4 学校布局公平性分析与比较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市城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
    6.1 增加供给,协调发展
    6.2 基于泰森多边形和邻域分析的大学区资源互助模式
    6.3 合理学校布局,优化资源调配
    6.4 居民就学可达性的均衡发展途径
    6.5 基于哈夫模型的学区划分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48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748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5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