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中小学教科书的演进

发布时间:2017-06-09 01:01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中小学教科书的演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中小学教科书的发展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局部抗战时期的边区政府集中编撰了以红孩儿读本和共产儿童读本为代表的教科书;全面抗战时期以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等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编撰了大量中小学教科书。抗战时期的中小学教科书以抗战为中心,且与生产劳动和农民生活紧密结合,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抗战时期 革命根据地 教科书
【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中小学教科书研究”(15YBA098)成果
【分类号】:G639.29
【正文快照】: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1931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经过了14年艰难曲折的历程。它包括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时期。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之前为局部抗战时期,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和上海地区,“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1]19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梁;祖国大陆和台湾、香港、澳门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研讨会召开[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7期

2 ;“中小学教科书版面通用要求”等两项国家标准将制定[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01年02期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小学教科书版面通用要求(报批稿)[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01年03期

4 夏寒;中韩两国中小学教科书研讨交流不断取得进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1期

5 张三花;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6 孔凡哲;王郢;;我国中小学教科书评价发展的趋势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7 江丽霞;;对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10期

8 王明建;;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的理解与操作[J];教学与管理;2008年34期

9 吴小鸥;;近年来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研究综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10 翁秀平;;中小学教科书引进的现状及策略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 吴海涛;我国中小学教科书建设的历史转折[N];中国教育报;2014年

2 柳青;福建农村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N];中国财经报;2008年

3 段涵敏;秋季中小学教科书目录出台[N];湖南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田兆玉;通州区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N];北京日报;2008年

5 谢蛟蛟邋本报记者 何小龙;中小学教科书:推行循环使用[N];江淮时报;2008年

6 西晚;辞书、地图、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实行准入制[N];贵阳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杨靖;科学选书,为教育教学“量体裁衣”[N];科技日报;2014年

8 李耀荣邋陈凤来;衡水对农村中小学教科书作业本实行最高限价[N];河北日报;2007年

9 高江宁;莫让学生成祭品[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晓明;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斯妮;建国初期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统一之路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党晓梅;中美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静;中小学教科书选用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王郢;我国中小学教科书评价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蕾;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选用的困境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艾远超;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教科书审定制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7 崔俊峰;中小学教科书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8 李卉君;美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制度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汉玉;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技术分析[D];长安大学;2006年

10 安江;政治性与规制化:1949-1966年中小学教科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中小学教科书的演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434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0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