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取向的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校本取向的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校本课程 校本管理 校本培训 农村初中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的质量是决定整个教育的关键因素。应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意味着农村教师的地位得到重视。那么,如何培养和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就成为了现在的题中之义,由于内容的广泛性,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多方面,本文在研究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中加入了一个特别因素,即校本价值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而校本取向包括很多内容,最重要的有校本管理、校本课程、校本培训以及校本教师职前培养,因此,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必须从这几方面着手。本论文将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放在校本取向下进行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已有成果为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校本取向下的校本管理、校本课程、校本培训以及校本教师职前培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进而分析现在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现状和现状原因,最后通过这些分析出来的原因提出提升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包含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论述校本取向及其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分别介绍了校本管理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校本课程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校本培训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以及校本取向的教师职前培养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论述校本取向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介绍了校本取向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产生的原因做了具体解释。第四部分:论述校本取向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校本课程 校本管理 校本培训 农村初中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22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0-11
- (一) 问题的提出10-11
- (二) 研究意义11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1-18
- (一) 校本取向的相关研究11-17
- (二)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17-18
- 三、研究方法18
- (一) 文献法18
- (二) 问卷调查法18
- (三) 案例分析法18
- 四、本研究的创新点18-19
- 五、相关概念界定19-22
- (一) 校本取向19-20
- (二)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20-22
- 第一章 校本取向及其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22-35
- 一、校本管理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22-27
- (一) 校本管理的概念22-23
- (二) 校本管理的理念23-25
- (三) 校本管理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25-27
- 二、校本课程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27-29
- (一) 校本课程的概念27
- (二) 校本课程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27-29
- 三、校本培训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29-32
- (一) 校本培训的概念29
- (二) 校本培训模式探究29-31
- (三) 校本培训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31-32
- 四、校本教师职前培养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32-35
- (一) 校本教师职前培养的内涵32-33
- (二) 校本教师职前培养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33-35
- 第二章 校本取向的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35-43
- 一、校本取向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35-38
- (一) 调查问卷设计35
- (二) 试测和正式施测35-36
- (三) 校本取向的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36-38
- 二、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分析38-43
- (一)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内部动力不足38-39
- (二)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中校本取向的作用发挥有限39-43
- 第三章 校本取向的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43-54
- 一、放权与授权43-47
- (一) 给农村学校更多办学自主权43
- (二) 充分给教师授权43-44
- (三) 教师有效行施专业权力44-47
- 二、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47-49
- (一) 挖掘与开发课程资源47-48
- (二)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激励机制48
- (三) 鼓励教师合作开发校本课程48-49
- 三、强化校本培训49-51
- (一) 实施多元化校本培训形式49-51
- (二) 重视发挥年轻教师的作用51
- 四、发挥校本教师职前培养优势51-54
- (一) 落实教育实习制度51-52
- (二) 加强中小学与大学的合作52
- (三) 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一体化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7
- 参考书目57-58
- 附录58-61
- 后记61-6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桂生;漫话“校本管理”[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5期
2 郁琴芳;试论校本管理的概念与实施[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11期
3 罗明东,陈瑶;校本管理探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胥永华;刍议“校本管理”[J];教学与管理;2001年08期
5 黄崴;校本管理的理念与策略[J];中小学管理;2002年03期
6 郁琴芳;校本管理莫失真[J];中小学管理;2002年03期
7 曾雄军 ,郭巧玲;美国校本管理的基本特征[J];中小学管理;2002年09期
8 傅树京;校本管理的理念及其有效性分析[J];教育探索;2002年09期
9 陈柏华;校本管理中校长角色的转换[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2期
10 易红郡;权力下移:国外校本管理的核心理念[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殷树凤;;校本管理中的校长角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史德志;;校本管理的实践与思考[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方平;“校本管理”时代正在到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九俊;校本管理:一种本土化的诠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叶莎莎;中小学校本管理该怎么管[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叶莎莎;校本管理如何管出实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石长林;西方“校本管理”探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李素敏 朱瑞刚 刘梦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李素敏 天津理工大学人事处 朱瑞刚);下放权力:提升中小学办学活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宜都市姚家店中学校长 何方金;以文化建设促进校本管理[N];宜昌日报;2005年
8 无锡育才中学 冯振德;人本管理和校本管理[N];无锡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刘永;“校本管理”模式引入内地[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李军;香港学者眼中的校本管理与学校效能[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水发;我国发达城市学校领导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芳芳;校本管理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冯正华;校本管理的理念探讨与实施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雷彦兴;美国校本管理实践的经验与教训[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军强;校本管理组织视角探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5 焦迎;天津市中职学校校本教学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6 袁海峰;高中数学错题资源的校本管理和开发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贝;校本取向的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黄和悦;我国中小学校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丹丹;我国中小学实施校本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云龙;城市小学校本管理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46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546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