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13 06:06

  本文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南师范大学》 2013年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

贾霄艳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数千年的演绎和摒弃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源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仅丰富多样、富于哲理,而且在各个历史阶段都被切实的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凭借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在以人的自我完善为理想人格的教育目标下,探索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方法和内容,对今天我国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一旦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智慧中,便可以使其获得更为自由和灵活的发展空间。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智慧的继承、传播、发展和创新,倡导并履行理论与实际、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会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富有实效性和创新性,使思想政治教学不局限于呆板空洞的理论说教,从而开创思想政治教学的新局面。 目前我国高中阶段虽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学校、教师和高中生都没有真正的开始重视,教学形式上也比较单一。可以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仅对传统文化知识严重欠缺,而且还存在着对传统美德观念的淡漠以及传统生存理念的扭曲。所以说,实现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研究与探讨,对于改进与创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式以及高中生的发展都有着现实意义。 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包括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是比较功利的,高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重视不够、内容不新、形式单一等问题,重视和加强高中传统文化教育十分必要。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有价值的道德理念和民族形态,是新时代高中生进行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加强高中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高中生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树立高中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道德素质,有利于提高政治课育人效果,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 第二部分明确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优秀民族精神、传统政治文化、传统美德、传统处世哲学、传统人生价值观),并对其继承性、时代性和增殖性的特点进行了展开论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道德观、进取观等。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教育,利用雅言来传承文明,利用经典来渗透人生,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更好地辅助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还能提升高中生对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亲近感,最终实现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性发展。 第三部分探讨高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三(文化生活)模块为例,首先确立了融入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其次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包括适时改进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因材施教法、以身作则法),加强高中思想政治传统文化教育者队伍建设、完善学校—社会立体化的传统文化教育体制。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高中生进行知识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中积极主动地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把这些内容自然贴切地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高中生头脑。使高中生感悟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自觉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成为人格完善、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3.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毅;;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黄艳连;;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10期

3 杨帆;论孔子的德育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4 周鸿;;教育的改革开放与传统文化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2年04期

5 郑映群;在班队活动中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J];广东教育;2004年08期

6 王晓强;;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J];华章;2012年08期

7 郑香兰;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的哲学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李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功能和特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年03期

9 赵民;;周恩来关于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思想[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1期

10 刘晓明;结合课程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J];江苏高教;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磊;中国古代教育智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绍清;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豆雪瑜;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及策略[D];河南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莉莉;王传明;;庄严的礼乐 卑微的塾师——试析蒲松龄《闹馆》对礼乐文化的反讽[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杨尚鸿;唐晓红;;中国古代媒介——汉字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王平;;羌族文化与羌族性格的双重展示——《羌族释比文化研究》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王利涛;;软力量概念再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周舫;;四川古蔺苗族婚恋观的变迁调查及原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7 赵炎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陈希红;;简评骆自强主编之《传统文化导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曹天生;张晓芳;;论“凤阳文化”定义诸问题[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李忠萍;;浅析《吕氏春秋》蕴含的文化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勇敏;;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因素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俊良;;注重人文关怀 培养人文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再思考[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李劲松;李林杰;;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对发达国家的追赶超越——以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政策涵义与目标为中心的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金杰;;云南经验:民族文化保护区的建设与民族文化发展链的衔接[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5 王嘉毅;梁永平;;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使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黄孙庆;唐德海;;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彭虹斌;;近代英国职业技术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邓城锋;;香港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化学习分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劲松;李林杰;邓丽花;曾北危;;基于内需主导型循环经济模式的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以长株潭“3+5”城市群生态补偿机制为中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李劲松;李林杰;邓丽花;曾北危;;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论——以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涵义与目标为中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5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杨会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崔雅男;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德育目标构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苏甦;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李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道德教育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英玲;思想政治教育对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新华;;爱国主义教育在哲学教学中的有机渗透[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聂翔雁;;从有为与无为看儒道的互补[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卜勇;浅析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的动态规划[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陈火荣;;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谈大学生情商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10期

5 李冠杰,成丽芳;在全球化大潮中探索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J];池州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6 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余启才;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J];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8 罗小瑜;;公共领域的衰弱:大众文化的殖民化[J];法制与社会;2008年22期

9 吴寿松;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J];高教论坛;2005年03期

10 王青山;于亚君;;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和培养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石中英;[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王旭玲 张静;[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敬梓;《颜氏家训》的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刘双立;儒家道德规范与修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3 陆贵勤;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白鹤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的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黎黎;新课程改革与边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惠芳;;刍议中学语文教学怎样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3期

2 杨生栋;孔德凤;;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及其成因探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年01期

3 金鸣娟;关于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1996年06期

4 黄可波;论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5 林雪;雪中情——记全国青年台胞传统文化教育冬令营[J];台声;2002年03期

6 但海剑;英语文化的扩张与传统文化教育[J];理工高教研究;2005年01期

7 杨伟平;;语文教学如何弘扬传统文化[J];中学语文;2007年23期

8 张松德;;传统文化与高校道德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5期

9 张男;丁享叶;;《甘洒热血写春秋》走进小学课堂的法理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1期

10 赵卓红;;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绽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忆;;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汪凯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教育现代化[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苏志春;;传承传统文化 提高幼教水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4 王梅英;;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培养新型外语人才[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5 高琳;杨桢;卞一明;;小议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继承与发展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应兆;;必须加强对干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7 熊士荣;肖小明;苟娇娇;;论科学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契合[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公民国家意识的培养[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晓燕;;儿童茶学教育浅见[A];“大禹嶺杯”全国少儿茶艺研讨会暨少儿茶艺邀请赛文集[C];2006年

10 程崇仁;;“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与启示[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西定南县委宣传部 钟素平;[N];光明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杨葵花;[N];铁岭日报;2009年

3 徐诗鹏 谢海燕;[N];安庆日报;2006年

4 张贺;[N];人民日报;2007年

5 通讯员 高杨;[N];济宁日报;2009年

6 余长安 周龙;[N];光明日报;2007年

7 记者 梁瑛;[N];深圳商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解成君;[N];中国教师报;2006年

9 周逸敏 苏卜零子;[N];常州日报;2010年

10 谢苗枫 王健;[N];南方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明玉;延边朝鲜族传统婚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吴广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3 秦中应;当代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向帮华;符号哲学视野中土家族敬祖习俗育人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包永全;“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乔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岩洞嘎老文化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唐霞;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李文英;模仿、自立与创新——近代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10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霄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韩政;高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雷秋云;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新明;藏区中小学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刘艳秋;从韩国传统文化教育看我国职业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士峰;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豆雪瑜;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及策略[D];河南大学;2012年

8 冯国林;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兰凤;语新课程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怀宇;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6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56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8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