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教材助学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04 09:07

  本文关键词:高中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11年

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教材助学系统研究

张婷  

【摘要】:助学系统也被称为助读系统或导学系统,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要点以及学习方法的提示,这一系统既包括对教材中某些疑难问题的诠释,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些与教材主体内容有关的参考资料,是教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笔者选取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教材的助学系统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而研究所指的助学系统又具体包括这套教材阅读理解板块中的“单元提示”和“研讨与练习”两个部分以及表达交流、梳理归纳、名著导读这三个板块,其中归属阅读理解板块的“单元提示”和“研讨与练习”部分主要针对的是教材所选的课文本身,即微观意义上的助学系统。而表达交流、梳理归纳、名著导读这三个板块则主要是针对整体上的语文学习而设置的,即宏观意义上的助学系统,本文就是将微观意义和宏观意义上的这两个部分以及三个板块的内容和特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展开的。 全文共由五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笔者全面分析国内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研究现状,总结研究成果,从而指明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价值。在第二部分中,本文详细地评介了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教材及其助学系统。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研究难点所在。笔者选取了几个国家的语文教材作为对比研究对象,深入地分析了这些教材中助学系统的特色。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笔者在第三部分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分别从教材的编制理论、编写方式和编写内容三个方面对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教材的助学系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在第五部分,笔者又从施教者和受教者两个角度对教材助学系统的应用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33.3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国内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研究综述9-16
  • 第一节 语文教材助学系统概述9-10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0-15
  • 1. 关于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编写原则的讨论10-11
  • 2. 关于语文教材助学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研究11-14
  • 3. 关于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综合研究14-15
  • 第三节 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教材助学系统研究意义15-16
  • 第二章 高中语文教材助学系统介绍16-28
  • 第一节 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历史演进16-19
  • 1. 古代语文教材助学系统概观16-17
  • 2. 现代语文教材助学系统概观17-19
  • 第二节 高中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的地位和功能19-20
  • 第三节 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教材评介20-21
  • 第四节 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教材助学系统评介21-28
  • 1. "阅读理解"部分的助学系统概述22-24
  • 2. "表达交流"部分概述24-25
  • 3. "梳理探究"部分概述25-26
  • 4. "名著导读"部分概述26-28
  • 第三章 国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评介28-39
  • 第一节 国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特点概述28-36
  • 1. 英国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特点概述28-30
  • 2. 美国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特点概述30-33
  • 3. 俄罗斯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特点概述33
  • 4. 德国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特点概述33-35
  • 5. 芬兰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特点概述35-36
  • 第二节 国内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对比36-39
  • 1. 国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形式多样36
  • 2. 国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语言更加生动36-37
  • 3. 国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重视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作用37
  • 4. 国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7
  • 5. 国外语文教材注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锻炼37-38
  • 6. 国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注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视听能力的锻炼38
  • 7. 国外语文教材助学系统注重加强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8-39
  • 第四章 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教材助学系统思考39-48
  • 第一节 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教材助学系统编制理论思考39-43
  • 1. 关于编制理论的分析39-41
  • 2. 关于编制理论的建议41-43
  • 第二节 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教材助学系统编写方式思考43-45
  • 1. 编写方式多样化43-44
  • 2. 注重习题的情境性44
  • 3. 注重习题的趣味性44
  • 4. 注重习题的生活性44
  • 5. 单元提示注重引导性44-45
  • 第三节 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教材助学系统编写内容思考45-48
  • 1. 编写语言应该更加生动45
  • 2. 适当加入语法知识的学习45
  • 3. 习题中应该多一些批判性的题目45
  • 4. 表达与交流部分多一些口头表达的题目45-46
  • 5. 作文练习应该提倡学生自由写作46
  • 6. 习题设置应该体现国际视野46-47
  • 7. 习题和研讨部分可以加入一些家庭成员参与的模式47
  • 8. 名著导读部分可以适当扩充47-48
  • 第五章 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教材助学系统应用方面的思考48-51
  • 第一节 角度一:施教者48-50
  • 1. 重视教材的助学系统48
  • 2. 合理地应用教材的助学系统48-50
  • 第二节 角度二:受教者50-51
  • 1. 重视教材中的助学系统50
  • 2. 努力配合教师的引导50-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晶晶;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助学系统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杨;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形象助读系统——关于插图功能及其利用探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张楚卿;浅析高中语文教材习题的功能[J];保山师专学报;2002年06期

    3 程丽阳;;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理论初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与传统教材之异同[J];甘肃教育;2000年06期

    5 周庆元;胡虹丽;;新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启示[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8年10期

    6 陈庆云;课文的阅读提示应具备哪些特征——对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审视[J];教学与管理;2003年19期

    7 顾之川;试论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03期

    8 邓敏;;试析建构主义的教学观[J];内江科技;2007年03期

    9 卢杨;初中语文教科书注释编写与使用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7期

    10 毋小利;从语文新课标的总取向看新教材的练习系统设计[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伶;中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俊;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教育的定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文玮;高中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永祥;初中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吉;初高中语文教材编制中的知识衔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梅;;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难与实施策略——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为研究个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龙涛;;在中师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阳光心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3 王家正,杨世国,李伟,郭世平,朱广化;新课程理念与数学教学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邵忠德;丁荣锦;李健;;高中生化学学科素质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王传兵;;初中地理教师结构特征及专业化发展策略——基于安徽省合肥市十所学校调查现状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孙颖;崔立中;田海洋;;大学生外语焦虑与认知风格的关系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龚孟伟,陶蕾;论王筠“以人为本”的汉字教学思想[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孙丽;;立足现代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王庆波;;提高教师素质,顺应素质教育转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陈克军;;创新高职生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瑞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初探[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弭金玲;;从理念认同、模式构建走向科学教育设计——天津中学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三部曲[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科普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何伟玲;;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焦蓓蓓;;中小学数学衔接的有效方法——浅议有轨尝试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吴心平;;教师首先应该重视语音的学习与提高[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李淑葆;;实践活动与口语交际[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伊秀莲;;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梁春怡;;初中生物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与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童美玲;;与时俱进,拓展地理教学新思路[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鲍金小;扎木苏;;“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昆;渗透数学观念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刁含勇;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949—1954)[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云亮;小学语文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宝珍;高考作文命题发展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春莲;A、B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李燕玲;关联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丁义萃;中美日作文教学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藏欣伟;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案创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振韶;教科书插图的认知心理学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杨春美;;谈小学语文课文插图的作用[J];成才之路;2011年29期

    3 康树林,陈瑶 ,叶瑞烽;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分析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8期

    4 郑宇;;从课文后练习的编排看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的走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3期

    5 潘雯;;“导语”还需“导”——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导语的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0年01期

    6 曾天山;国外关于教科书插图研究的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7 钟诗莲;;师范生走进新课程:小学语文课本插图的应用——高师院校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思考之六[J];文教资料;2011年14期

    8 苏小梅;;充分发挥单元导语中“导”的功能——谈小语中年级单元导语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12期

    9 康树林,陈瑶;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插图运用现状的调查[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5期

    10 汪旺富;倪岗;;练习设计比选文更重要——人教版、香港朗文版教材《爸爸的花儿落了》练习设计比较[J];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3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倪晶;三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蓓华;内地四套初中语文教材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永祥;初中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宋秋喜;二十一世纪初期三套初中新课标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寅子;人教版语文教材与《美国语文》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慧君;初中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程春梅;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善华;高师语文教材教法课“四结合”教改尝试[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2 卢杨;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形象助读系统——关于插图功能及其利用探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张百春,刘东敏;当前俄国教育改革的十大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4 范春林,董奇;课堂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5 宋振韶;教科书插图的认知心理学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7 张颖;中学文学教育探微[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8 蒋独见;中学文学教育摭谈[J];重庆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9 孟繁兵;改革语文教育学教学模式 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师资[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温左琴;论“文学教育”——兼谈“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差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艳梅;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酒明衍;初高中学段的衔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佟欣荣;语文教学学段衔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莫莉;语文教材的生命价值观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玉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语言知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祥树;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佩琳;人教版与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阅读板块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建民;中学语文教材文选系统文化特质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薛宁宁;现行人教社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研讨与练习”部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彤;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知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邓铭;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梳理探究”部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涌;语文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与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01期

    2 唐四春;让赏识教育走进语文新课程改革中[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4期

    3 蔡可;;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暨问题对策研讨会在宜昌召开[J];基础教育课程;2005年08期

    4 张世华;;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新课程语文快乐教学浅谈[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唐小川;;语文新课程教学理念浅谈[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6 赵建松;语文新课程与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J];师道;2003年11期

    7 黄太胜;语文新课程与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丁时辉;关于语文新课程实践的反思的反思[J];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11期

    9 涂胜荣;语文新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苏盛葵;;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点评[J];语文建设;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翰林;;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亭湖区便仓中学 陈芳;[N];学知报;2010年

    2 普安县青山镇歹苏小学 李兴明;[N];贵州民族报;2010年

    3 李建军;[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尤溪县第五中学 胡丽桢;[N];三明日报;2011年

    5 潘涌;[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响水中学 唐士洪;[N];学知报;2011年

    7 商丘市回民高级中学 马敏;[N];商丘日报;2009年

    8 方旭;[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心中学 刘建云;[N];学知报;2010年

    10 小波 洪明;[N];常州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建国;语文新课程背景下自我效能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婷;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教材助学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韩斯日古楞;高中语文新课程中的小说教学方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薛亚妮;多元智能视角下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唐军;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结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蒋丽华;论语文综合性学习[D];扬州大学;2005年

    7 李清华;语文新课程学生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冯现冬;语文新课程中的唤醒教育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石晶;语文新课程发展性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黄勇长;语文新课程与高考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5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65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7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