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9-14 07:23

  本文关键词: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分层合作 高中化学 实践研究


【摘要】:新一轮课改明确要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创设学生积极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掌握运用科学知识的态度以及能力,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发展。”如何让教学适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这是从古到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各种教育理论,教育模式层出不穷,目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再根据各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进行分组,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的“分层合作教学模式”日益受到重视。本论文以高中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为基础,通过对参照班,实验班成绩分析探讨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的提高行之有效,同时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借鉴的建议和参考。论文选取包头市一机一中高二年级两个班级11班和12班,也是作者所教的两个同层次班级,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参照班,对实验班的学生事先通过测试,问卷调查,并参考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发展潜能等因素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在分层的基础上,参考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个人意愿等因素按一定的比例再进行合理分组,分组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制定教学目标,课堂提问,课上练习,课后作业以及对学生的辅导等都进行分层设置,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的评价方法。组内成员相互帮助,团结合作,培养团队精神;组间以团体成员的总体表现为评判标准,合理竞争,使学生积极上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水平变化,及时合理调整学生层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经过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部分半年的学习,通过对参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比分析。发现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分层合作 高中化学 实践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10
  • 1 前言10-19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10-12
  • 1.2 国内研究现状以及问题的提出12-15
  • 1.3 研究目的15-16
  • 1.4 研究意义16
  • 1.5 研究方法16-17
  • 1.5.1 实验研究法16
  • 1.5.2 统计分析法16
  • 1.5.3 问卷调查法16
  • 1.5.4 文献分析法16-17
  • 1.6 研究所需理论基础17-18
  • 1.6.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17
  • 1.6.2 因材施教理论17
  • 1.6.3 掌握学习理论17
  • 1.6.4 过程最优化理论17-18
  • 1.6.5 教学与发展理论18
  • 1.6.6 最近发展区理论18
  • 1.7 研究内容18-19
  • 2 分层合作教学实施过程19-46
  • 2.1 前测19-21
  • 2.1.1 前测成绩分析19-20
  • 2.1.2 前测问卷调查分析20-21
  • 2.1.3 其他准备工作21
  • 2.2 分层和分组21-22
  • 2.2.1 分层22
  • 2.2.2 分组22
  • 2.3 教学设计22-34
  • 2.3.1 传统教学中教学设计22-23
  • 2.3.2 分层合作教学教学设计23-34
  • 2.4 教学方法34-36
  • 2.4.1 教学方法中的分层34-35
  • 2.4.2 教学方法中的合作35-36
  • 2.5 课堂提问36
  • 2.5.1 问题分层36
  • 2.5.2 合作解决36
  • 2.6 课堂练习36-39
  • 2.6.1 练习中的分层36-37
  • 2.6.2 练习中的合作37-39
  • 2.7 课后作业39-44
  • 2.7.1 分层设置作业39
  • 2.7.2 合作完成作业39-44
  • 2.8 课后辅导44
  • 2.8.1 教师分层辅导44
  • 2.8.2 相互辅导44
  • 2.9 测试44-45
  • 2.10 分类评价45-46
  • 3 分层合作教学的总结与思考46-50
  • 3.1 分层合作教学效果总结46-48
  • 3.2 分层合作教学中注意的问题48-50
  • 3.2.1 分层方面48
  • 3.2.2 问题设置方面48
  • 3.2.3 学生诉求方面48
  • 3.2.4 授课内容方面48-49
  • 3.2.5 教师方面49
  • 3.2.6 学生适应能力方面49
  • 3.2.7 工作强度方面49-50
  • 4 结论与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153-65
  • 附录265-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云平;;初中体育课堂开展合作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学时代;2012年22期

2 董毅;合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以初中自然科学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刘艳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交互式合作教学模式的探讨[J];才智;2010年01期

4 杨阿香;;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堂的实践应用[J];华夏教师;2013年05期

5 杨彩红;;初中英语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探析[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年07期

6 莫建根;马慧能;;数学课堂合作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对策[J];考试周刊;2007年20期

7 万良华;高师体育专业篮球课程的合作教学模式[J];体育学刊;2001年06期

8 林国栋;钱晓薇;;生物实验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4期

9 杨丽红;;高专英语建构主义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娄丹丹;;合作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宋歌;影响国内合作教学模式推广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N];山西青年报;2014年

2 南京市鼓楼区一中心小学 沈宁宁;足球校本课程合作教学模式例谈[N];江苏教育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农村初中全面推进合作教学模式改革的困境与出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郑蕾;中学思想政治课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原淑静;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4 张媛媛;仁川女子商业高中合作教学模式下的汉语教学调查报告[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静;初中物理“四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6 史程程;合作教学模式在啦啦操副项教学中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6年

7 包承幸;基于信息技术下合作教学模式在共价键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魏晓明;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9 曲新艺;体育院系速滑实践课引入合作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沈杰;论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48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848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d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