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对中国初中科学课程的几点认识

发布时间:2017-09-29 19:26

  本文关键词:对中国初中科学课程的几点认识


  更多相关文章: 科学课程 科学素养 科学知识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在中国的开展以及不断深入,科学课程也理所当然的进入到了改革的行列,为顺应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回应,因而有关科学课程的举动也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科学课程的内容是由科学知识构成的,所以在新的时代对科学知识的认识也应与以往有所不同。在经历了长期的借鉴和引入国外科学教育模式后,我们国家的科学教育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从整体看,课程的发展受到我国某些因素的制约从而造成了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关键词】科学课程 科学素养 科学知识
【分类号】:G633.98
【正文快照】: 0引言我国初中的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课程。本文通过对科学素养,科学知识以及课程类型描述并结合科学课程在我国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认识。1科学素养科学课程是为学生而设定的,其最终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淼;;触式橄榄球运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年15期

2 刘涛;;创办我国15人制橄榄球联赛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13期

3 郑刚;;我国橄榄球运动的发展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2014年06期

4 孙景科;;橄榄球运动对中学体育文化的影响[J];青少年体育;2013年04期

5 何羽璇;;文化兴体视角下我国橄榄球运动的推广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年10期

6 娄正麒;黄亚茹;;儒家思想对我国橄榄球运动的影响[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王有基;;橄榄球和抢花炮产生与发展的比较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邹雨彤;辽宁省高中参与英式橄榄球学生运动情境动机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6年

2 王燕;青奥会背景下南京市橄榄球运动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3 陶建;淮安市青少年女子七人制橄榄球运动发展现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松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2 李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赵国华;我国竞技篮球职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孙越;中国体育管理专业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5 张晓琳;中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张宝强;体育专业留学生与中国体育发展研究(1903-1963)[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牟岩;中国居民休闲消费需求的宏观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8 陆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旭东;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演进机制与创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晓军;近代国人对西方体育认识的嬗变(1840-1937)[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文阳;论大型体育赛事的媒体功能及运行策略[D];兰州大学;2009年

2 王熙尧;我国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市场开发实证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3 杨胜利;对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市场开发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4 任步攀;体育市场开发理论的初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华,曹邵练;科学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之关系[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刘超;;科学课程整合的特点及依据探析[J];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楚江亭;郭德侠;;科学课程的认识内涵及实践论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徐红;陈丁堂;;科学课程教师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蔡文东;;如何让科学课更具吸引力[J];科学大众;2007年10期

6 黄祖寄;;科学课程生活化途径探析[J];科学教育;2008年02期

7 禹良松;;科学评价科学课[J];科学大众;2009年06期

8 瞿志坚;;我的地盘我做主——浅谈对科学课中用好教材的几点认识[J];科学大众;2009年08期

9 潘丽华;曹明富;;初中科学课程改革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12期

10 王小静;;论当前初中科学课改革困境及出路[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勇;王存宽;;近代科学课程及其开发范式批判[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于海波;;“合法化”时期科学课程思想及其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龚大洁;潘沁艳;郝雪;王苑;;初中《科学》课程实施中教师面临问题初探[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廉光进;;浅谈小学科学课中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李铁;;发挥科学课程优势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段戴平;林长春;李新发;;TIMSS2007科学课程学业成就评价述评及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孟令红;;日本基础教育中科学课程目标及内容简介[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林培英;;义务教育科学课程结构问题的几点思考[A];首都师范大学五十周年校庆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论文集[C];2004年

9 吴秋琳;;着眼学习过程,促进全面发展——构建雅荷塘小学科学评价体系的研究[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海波;科学课程的文化阐释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耿淑玲;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课程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长林;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社会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健智;综合与分科科学课程的标准和实施结果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王保艳;二战后美国中学科学课程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亓英丽;科学的文化属性与当代科学课程建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玲;武汉市初中科学课程实施现状分析与建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红柳;我国科学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春雨;小学高年级科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4 董宏伟;初中科学课程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曲淳;小学科学课研究性学习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洋;韩国初中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谷秀娥;科学课程目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8 罗海梅;综合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洁;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熊小燕;初中科学课程综合方式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43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943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e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