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广州市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3 09:40

  本文关键词:广州市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广州 大学生 中医体质 性别


【摘要】:目的:初步了解广州市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探究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体质类型特征,为其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调查量表,结合一般情况,设计调查表,对511名广州市大学生的中医体质分布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各亚组体质构成比的差异,分析其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结果:最终纳入统计的广州市大学生中,9种体质的分布依次为:气虚质(48.14%)、阴虚质(46.58%)、阳虚质(37.38%)、平和质(34.64%)、痰湿质(32.29%)、气郁质(29.16%)、特禀质(22.11%)、血瘀质(22.50%)、湿热质(8.61%)。不同性别,被调查对象的体质分布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07,P0.05),男生体质分布前5位分别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以及痰湿质;女生为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以及气郁质。不同专业,被调查对象的体质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79,P0.05)。不同年级,被调查对象的体质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34,P0.05)。结论:广州市大学生9种体质分布中气虚质最多。(2)不同性别,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不同,年级因素可能影响体质的分布。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
【关键词】广州 大学生 中医体质 性别
【基金】:广东省协同创新与平台环境建设专项(No.2015A050502050)~~
【分类号】:R229
【正文快照】: 广州510006)体质是人体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和机能代谢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殊性。体质的差异是人体内在脏腑阴阳气血之偏倾和机能代谢活动之差异的反映,代表了个体的整体特征[1]。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与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琦;朱燕波;;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全国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1期

2 王琦;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鹏;邹志东;;北京社区乳腺癌高危人群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研究[J];河北中医;2017年06期

2 杜彩凤;赵勇;陈燕清;梁文静;谷加族;;社区亚健康人群中医体质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年12期

3 周玉丽;王维清;;原发性痛经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J];吉林中医药;2017年06期

4 缪海燕;黄晓燕;吴冬梅;;孕期中医体质演变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探讨[J];全科护理;2017年17期

5 虞晓含;朱燕波;王琦;成杰辉;史会梅;张笑梅;李彦妮;严辉;李桐;;中医体质综合干预对象依从性特点分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6 杨玲玲;张宏;杨丽丽;李增变;;郑州地区2332例一般人群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分析[J];中医学报;2017年06期

7 史会梅;朱燕波;张笑梅;王鸿捷;张伟东;虞晓含;鹿佳;索艳风;李桐;李彦妮;严辉;王乐融;史穆然;;无偿献血人群的中医体质状况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年14期

8 陈维志;;感冒患者中医体质特点研究[J];山西中医;2017年05期

9 肖全红;黄灵霞;苏绍兴;;1484例大学生中医体质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年09期

10 Ruoxi Yu;Dan Liu;Yin Yang;Yuanyuan Han;Lingru Li;Luyu Zheng;Ji Wang;Yan Zhang;Yingshuai Li;Qian-Fei Wang;Qi Wang;;Expression profiling-based clustering of healthy subjects recapitulates classifications defined by clinical observ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J];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叶加农;朱燕波;高京宏;董静;王东坡;吴宏东;;中医痰湿体质的判定标准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02期

2 朱燕波;王琦;薛禾生;折笠秀树;;中医体质量表性能的初步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3期

3 王琦;朱燕波;薛禾生;李稍;;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3期

4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姚晓天,程志清;中医体质学说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6期

6 张敏,戴晓勇,刘瑶,童蓓丽,陆庆荣,施永兴,陈耀玉;1763例社区人员中医体质筛查分析[J];河南中医;2002年04期

7 王莉,何裕民;男女体质特点及其异同的研究——附2967例流调资料的模糊识别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年02期

8 王前奔;王前飞;俞敬松;王鸿雁;王琦;;中医痰湿(肥胖)体质标准的模糊数学模型[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05期

9 张伟荣;匡调元;沈雁;肖颐;张俊;黄新生;薛惠娟;赵伟康;顾文聪;;食物对体质形成影响的生化研究[J];中医杂志;1992年07期

10 王前飞;王前奔;王琦;;肥胖人痰湿型体质变异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J];云南中医杂志;199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海洋,张惠敏,高京宏;中医体质与证之异同[J];吉林中医药;2003年06期

2 龚海洋;略论中医体质分类[J];中医药学报;2003年06期

3 龚海洋,张惠敏,高京宏,刘保兴;中医体质与证源流考辨[J];中医药学刊;2004年02期

4 ;中医体质研究列入“973”[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11期

5 周颖;冯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年04期

6 建宇;李杨;少谦;;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J];光明中医;2009年06期

7 朱燕波;;中医体质分类判定与兼夹体质的综合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1期

8 Q晨,

本文编号:1135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135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2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