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疗法为主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11:45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常规针刺法和腹针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等观察指标进行对比,验证腹针疗法在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治疗上具有更显著的疗效,为今后在临床上推广腹针疗法治疗失眠提供临床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的失眠患者,从中筛选出心脾两虚型患者64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常规针刺组和腹针针刺组,每组各32例。腹针针刺组以外陵、滑肉门、关元、气海、中脘、下脘、商曲、气穴、左上风湿点为主穴,再配合选用照海、神门、内关等穴;常规针刺组选用安眠、四神聪、印堂、神庭、心俞、脾俞、照海、神门、内关等穴位。隔日治疗一次,每周3次,6次为一疗程,共4个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及各个睡眠因子评分、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等观察指标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后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等4个睡眠因子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障碍等2个睡眠因子的评分,两组疗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腹针疗法在改善失眠患者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等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疗法,而在改善患者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障碍等方面无明显优势。2、治疗结束后,两组的中医证候体征积分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腹针疗法在改善中医证候体征上较常规针刺法效果更显著;3、临床疗效方面,腹针针刺组2例痊愈,15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32%;常规针刺组痊愈0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经过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临床疗效具有明显差异性,提示腹针疗法的疗效较常规针刺法显著。结论: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常规针刺法和腹针疗法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腹针疗法的疗效更显著。腹针疗法能明显调节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等4个睡眠因子水平,在PSQI评分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在改善中医证候和体征积分方面,两组疗法均有效果,且腹针针刺组效果较常规针刺组显著。此外,腹针疗法还具有适应症广、方法独特、操作简便规范、安全无痛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46.6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4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妍;;腹针疗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年03期
2 唐唐;;植根传统 自成体系——访腹针疗法的创始人薄智云[J];今日科苑;2010年15期
3 赵小强;刘登娥;林成宏;;体针与腹针疗法减肥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7年01期
4 霍红梅;;中医腹针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5年20期
5 高红,曹晓滨,何文荣;对腹针疗法治疗颈椎病机理的认识[J];新疆中医药;2005年05期
6 韩燕;腹针疗法及其学术思想探析[J];中医药信息;2003年06期
7 李爱婵;秦其兴;;腹针疗法的临床运用举隅[J];山西中医;2002年S1期
8 薄智云;谈谈腹针疗法[J];中国针灸;2001年08期
9 张婷婷;周紫炫;阮继源;;腹针疗法治疗颈痹验案1则[J];中国乡村医药;2019年05期
10 张伟;;腹针疗法应用举隅[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红林;马文珠;李晓芳;王燕平;睢明河;付平;;“腹针疗法”课程建设的初步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米建平;余焯q,
本文编号:2640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402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