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心肝经原络配穴法治疗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0-05-16 12:11
【摘要】:目的:观察心肝经原络配穴法治疗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卒中后抑郁障碍提供相应的统计学证据及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原络配穴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心、肝经原穴及小肠、胆经络穴,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以1周作为一个疗程,前后比较4个疗程。本次课题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作为观察指标,在第4个疗程结束之后,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评分并根据统计学方法对治疗前后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统计学证实上述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所得出的疗效差异。结果:1、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各项量表的评分进行了组内的比较,经过相应统计学方法(t检验)处理后,显示治疗后的数据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各项量表的评分进行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数据均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与对照组的疗效相比更为显著。2、两组患者在经过四个疗程的治疗后所得到的结果经过统计分析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愈显率分别为60.0%和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并对愈显率及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愈显率差异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心肝经原络配穴法治疗卒中后抑郁障碍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卒中后的抑郁状态,且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2、心肝经原络配穴法治疗卒中后抑郁障碍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24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良;老锦雄;潘清洁;;背俞穴温针灸干预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年04期

2 白树新;王德斌;李广玉;李莉;王桂莲;;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J];河北医药;2013年02期

3 孙培养;储浩然;李佩芳;王颖;李飞;夏建国;杨娅;郭铁;;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3年01期

4 赵莉;阙庆辉;谢新才;;原络配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3年01期

5 王伟华;张蕴;张维保;;主客原络配穴法针刺治疗中风后言语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年06期

6 郑祖艳;董连喜;吕雪萍;;针灸结合刮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60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2年01期

7 赵佳辉;王顺;桑鹏;尚艳杰;邢越;张踽;;透穴针刺结合小柴胡汤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1年06期

8 刘泰;钟洁;;探析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10期

9 黄宏敏;赵光峰;陈琪;许玉皎;卢瑞丽;周晓晖;张冠状;王家艳;刘卫花;;耳穴贴压法治疗中风后抑郁随机对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10 赵惠;蔡国锋;孙宏;刘凯;孙波;;原络配穴法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诏谦;原络配穴为主针药结合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光进;原络配穴治疗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宋娟;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66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666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5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