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参蓉汤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0-12-27 20:56
目的:观察复方参蓉汤对脾肾两虚型斑秃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健脾益肾法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6例斑秃脾肾两虚型患者按1:1比例分为两组。试验组服复方参蓉汤;对照组服健脾益肾颗粒;两组均外擦0.1%他克莫司软膏。患者每周复诊1次,共12周,每隔4周复诊时记录病情,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查血清T淋巴细胞水平、皮肤镜并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两组共收集有效病例61例,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ALT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终毛数密度、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其中SALT评分、终毛数密度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清CD4+、CD8+T淋巴细胞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复方...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图
图 2-1 两组患者年龄(岁)构成比较表图表2-2 两组患者年龄段分布情况比较组别 例数 ≤25 岁 26~35 岁 36~45 岁 ≥46 岁试验组 31 8(25.8%) 3(9.7%) 9(29.0%) 11(35.5%)对照组 30 7(23.3%) 2(6.7%) 6(20.0%) 15(50.0%)
试验组 31 8(25.8%) 3(9.7%) 9(29.0%) 11(35.5%)对照组 30 7(23.3%) 2(6.7%) 6(20.0%) 15(50.0%)图2-2 两组患者年龄段分布情况比较表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补肾中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研究进展[J]. 郑娜,王奇,尹琳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03)
[2]围刺临床运用举隅[J]. 邓光明,杨亚西. 山西中医. 2016(09)
[3]重症斑秃的治疗策略[J]. 章星琪.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6(04)
[4]1550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斑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J]. 刘辉峰,肖汉龙,安湘杰,刘诗雯,陈军红,陈福亭. 激光生物学报. 2016(02)
[5]斑秃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7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J]. 黄晓燕,范晴,唐群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05)
[6]96例斑秃皮肤镜临床表现分析[J]. 庄娘桥,唐旭华,李俊珊,曹孙香,章星琪.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5(05)
[7]斑秃发病机理探讨[J]. 章星琪.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5(02)
[8]综合疗法治疗重型斑秃的皮肤镜下疗效观察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J]. 李晓明. 中医临床研究. 2015(09)
[9]检验医学在中医肾虚证研究中的应用[J]. 王晗. 辽宁中医杂志. 2014(12)
[10]3例头癣患者毛发和头皮的皮肤镜观察[J]. 戚世玲,杨雨清,李水凤,曹慧,唐旭华,杨建,章星琪.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10)
硕士论文
[1]斑秃治疗的研究进展[D]. 赵宏业.河北医科大学 2016
[2]综合疗法治疗重型斑秃的皮肤镜下疗效观察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D]. 梁家芬.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42472
【文章来源】: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图
图 2-1 两组患者年龄(岁)构成比较表图表2-2 两组患者年龄段分布情况比较组别 例数 ≤25 岁 26~35 岁 36~45 岁 ≥46 岁试验组 31 8(25.8%) 3(9.7%) 9(29.0%) 11(35.5%)对照组 30 7(23.3%) 2(6.7%) 6(20.0%) 15(50.0%)
试验组 31 8(25.8%) 3(9.7%) 9(29.0%) 11(35.5%)对照组 30 7(23.3%) 2(6.7%) 6(20.0%) 15(50.0%)图2-2 两组患者年龄段分布情况比较表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补肾中药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研究进展[J]. 郑娜,王奇,尹琳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03)
[2]围刺临床运用举隅[J]. 邓光明,杨亚西. 山西中医. 2016(09)
[3]重症斑秃的治疗策略[J]. 章星琪.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6(04)
[4]1550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斑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J]. 刘辉峰,肖汉龙,安湘杰,刘诗雯,陈军红,陈福亭. 激光生物学报. 2016(02)
[5]斑秃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7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J]. 黄晓燕,范晴,唐群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05)
[6]96例斑秃皮肤镜临床表现分析[J]. 庄娘桥,唐旭华,李俊珊,曹孙香,章星琪.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5(05)
[7]斑秃发病机理探讨[J]. 章星琪.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5(02)
[8]综合疗法治疗重型斑秃的皮肤镜下疗效观察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J]. 李晓明. 中医临床研究. 2015(09)
[9]检验医学在中医肾虚证研究中的应用[J]. 王晗. 辽宁中医杂志. 2014(12)
[10]3例头癣患者毛发和头皮的皮肤镜观察[J]. 戚世玲,杨雨清,李水凤,曹慧,唐旭华,杨建,章星琪.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10)
硕士论文
[1]斑秃治疗的研究进展[D]. 赵宏业.河北医科大学 2016
[2]综合疗法治疗重型斑秃的皮肤镜下疗效观察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D]. 梁家芬.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42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29424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