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润方治疗气滞津亏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临床疗效的观察
发布时间:2021-02-23 03:42
目的:观察肠润方治疗气滞津亏型功能性便秘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评价肠润方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纳入72例气滞津亏型功能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予口服肠润方,对照组采取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pH值、杆球菌比例、便秘严重度评分(CSS)及气滞津亏证候量化积分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对比与分析,评定肠润方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关于菌群失调情况、便秘严重度评分、气滞津亏证候量化积分及症状分布方面均有改善。1)肠道菌群数量、杆球菌比例、pH值变化: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在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的数量、杆球菌比例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大肠杆菌、大肠球菌数量及pH值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在改善杆球菌比、pH值及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数量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改善乳酸杆菌、大肠球菌及类杆菌数量上不存在差异(P>0.05)。2)CSS情况: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在各项便秘症状及CS...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入组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肠道菌群标本采集与检测
2.4 试验设备、仪器
3 观察指标
3.1 临床疗效观察
3.2 实验室检测观察
3.3 安全性观察
4 统计学处理
5 伦理学要求
6 技术路线图(附录F)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
2 可比性分析
2.1 性别情况
2.2 年龄、病程情况
2.3 治疗前CSS情况
2.4 治疗前气滞津亏证候量化表情况
2.5 治疗前肠道菌群数量、球杆菌、pH值比较
3 疗效性分析
3.1 治疗后CSS情况
3.2 治疗后证候量化积分情况
3.3 治疗后肠道菌群情况
3.4 治疗后总疗效情况
4 安全性检验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功能性便秘
2 肠道菌群
2.1 生理与功能
2.2 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致病性
3 肠道菌群失调是FC发生发展机制之一
3.1 FC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
3.2 FC可加重肠道菌群失调
4 便秘的中医理论
4.1 病因病机
4.2 以气、津液论便秘
5 肠润方治疗气滞津亏型FC
5.1 滋阴行气法治疗FC
5.2 肠润方组成及方解
5.3 单味药分析
6 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
6.1 脾病与气滞
6.2 脾病与津亏
6.3 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
7 数据结果与分析
7.1 治疗前可比性结果与分析
7.2 肠道菌群数量、杆球菌比、pH值结果与分析
7.3 CSS结果与分析
7.4 气滞津亏证候量化积分结果与分析
7.5 总疗效结果与分析
8 不足与展望
8.1 不足
8.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脾病与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味四逆散治疗青年女性气滞血虚型便秘56例[J]. 吕瑞民,辛元元.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8(06)
[2]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年龄、性别、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及其意义[J]. 陈笑吟,孙婉瑾,金实,谭静玲,范恒. 世界中医药. 2018(10)
[3]火麻仁油对便秘大鼠肠道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J]. 李寒冰,吴宿慧,李根林,张颜语,吕宁,齐月娟,靳橄.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08)
[4]益气养阴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40例临床观察[J]. 周峰,张旗,张永安,翟敏,徐慧磊,巫益珍. 湖南中医杂志. 2018(05)
[5]基于大肠主津理论自拟增液汤对津亏肠燥证便秘患者临床疗效及肠神经递质的影响[J]. 张喻然,王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3)
[6]微生态制剂调节便秘、腹泻人群肠道菌群结构与产短链脂肪酸关键菌属的相关性[J]. 臧凯丽,江岩,孙勇,陈庆森,赵林森,赵培,崔文静,马新颖,闫亚丽. 食品科学. 2018(05)
[7]滋阴行气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的临床观察[J]. 肖秋平,耿学斯,王小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15)
[8]肠道菌群失调与慢性便秘的研究进展[J]. 于阿莉,刘响,安莹莹,曹海龙.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7(02)
[9]益气养阴疏肝润肠方治疗女性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J]. 贾佳,王梅青,周颖,刘占伦,薛思思. 河北中医. 2016(11)
[10]肠润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结肠黏膜AQP3、AQP9表达的影响[J]. 耿学斯,罗春华,肖秋平,袁媛,赵斌,张志谦,聂明,叶社房.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11)
硕士论文
[1]基于Meta分析的益气养阴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系统评价[D]. 彭兆龙.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2]四君子汤总多糖通过肠道菌群改善脾虚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D]. 吴秀.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3]补中益气汤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的实验研究[D]. 冯兴忠.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46962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入组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肠道菌群标本采集与检测
2.4 试验设备、仪器
3 观察指标
3.1 临床疗效观察
3.2 实验室检测观察
3.3 安全性观察
4 统计学处理
5 伦理学要求
6 技术路线图(附录F)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
2 可比性分析
2.1 性别情况
2.2 年龄、病程情况
2.3 治疗前CSS情况
2.4 治疗前气滞津亏证候量化表情况
2.5 治疗前肠道菌群数量、球杆菌、pH值比较
3 疗效性分析
3.1 治疗后CSS情况
3.2 治疗后证候量化积分情况
3.3 治疗后肠道菌群情况
3.4 治疗后总疗效情况
4 安全性检验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功能性便秘
2 肠道菌群
2.1 生理与功能
2.2 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致病性
3 肠道菌群失调是FC发生发展机制之一
3.1 FC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
3.2 FC可加重肠道菌群失调
4 便秘的中医理论
4.1 病因病机
4.2 以气、津液论便秘
5 肠润方治疗气滞津亏型FC
5.1 滋阴行气法治疗FC
5.2 肠润方组成及方解
5.3 单味药分析
6 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
6.1 脾病与气滞
6.2 脾病与津亏
6.3 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
7 数据结果与分析
7.1 治疗前可比性结果与分析
7.2 肠道菌群数量、杆球菌比、pH值结果与分析
7.3 CSS结果与分析
7.4 气滞津亏证候量化积分结果与分析
7.5 总疗效结果与分析
8 不足与展望
8.1 不足
8.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脾病与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味四逆散治疗青年女性气滞血虚型便秘56例[J]. 吕瑞民,辛元元.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8(06)
[2]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年龄、性别、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及其意义[J]. 陈笑吟,孙婉瑾,金实,谭静玲,范恒. 世界中医药. 2018(10)
[3]火麻仁油对便秘大鼠肠道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J]. 李寒冰,吴宿慧,李根林,张颜语,吕宁,齐月娟,靳橄.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08)
[4]益气养阴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40例临床观察[J]. 周峰,张旗,张永安,翟敏,徐慧磊,巫益珍. 湖南中医杂志. 2018(05)
[5]基于大肠主津理论自拟增液汤对津亏肠燥证便秘患者临床疗效及肠神经递质的影响[J]. 张喻然,王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3)
[6]微生态制剂调节便秘、腹泻人群肠道菌群结构与产短链脂肪酸关键菌属的相关性[J]. 臧凯丽,江岩,孙勇,陈庆森,赵林森,赵培,崔文静,马新颖,闫亚丽. 食品科学. 2018(05)
[7]滋阴行气法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的临床观察[J]. 肖秋平,耿学斯,王小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15)
[8]肠道菌群失调与慢性便秘的研究进展[J]. 于阿莉,刘响,安莹莹,曹海龙.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7(02)
[9]益气养阴疏肝润肠方治疗女性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J]. 贾佳,王梅青,周颖,刘占伦,薛思思. 河北中医. 2016(11)
[10]肠润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结肠黏膜AQP3、AQP9表达的影响[J]. 耿学斯,罗春华,肖秋平,袁媛,赵斌,张志谦,聂明,叶社房.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11)
硕士论文
[1]基于Meta分析的益气养阴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系统评价[D]. 彭兆龙.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2]四君子汤总多糖通过肠道菌群改善脾虚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D]. 吴秀.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3]补中益气汤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的实验研究[D]. 冯兴忠.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46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0469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