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运动针刺后溪穴联合止痛消炎软膏治疗落枕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11-06 15:53
  目的观察运动针刺后溪穴联合止痛消炎软膏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60例落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运动针刺后溪穴加外敷止痛消炎软膏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加外敷止痛消炎软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 d。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1.72±0.78)分vs (2.64±1.57)分]、NDI评分[(5.05±1.46)分vs (12.34±2.55)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hs-CRP [(4.47±1.34) mg/L vs (7.37±2.11) mg/L]、IL-6 [(... 

【文章来源】:海南医学. 2020,31(15)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4.1 观察组
        1.4.2 对照组
    1.5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1.5.1 疼痛
        1.5.2 颈椎功能障碍
        1.5.3 血清炎性因子
    1.6 疗效标准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DI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针灸后溪穴治疗落枕68例的临床观察[J]. 龚平,刘汝专,万能文,李洋,赖雅文,黄国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24)
[2]落枕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 袁港,宋柏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1)
[3]透刺肩井穴治疗落枕40例[J]. 王容,向涛,代秀.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05)
[4]针刺后溪穴联合四子散热敷治疗急性轴性颈痛临床观察[J]. 林涌鹏,梁以豪,伍慧媚,侯宇.  新中医. 2017(07)
[5]温针结合葛根汤加减治疗落枕临床观察[J]. 凌恩,陈小梅,尹光丽,廖东山.  中国中医急症. 2017(04)
[6]针灸配合肩颈联合运动治疗86例落枕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王任明,胡永红,曾升友.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16(03)
[7]针刺后溪穴治疗落枕的临床研究概况[J]. 荀文臣,耿乃志,田洪昭.  针灸临床杂志. 2016(01)
[8]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落枕34例临床观察[J]. 高祺,彭柳,黄祖波.  四川中医. 2015(04)
[9]止痛消炎软膏外敷治疗早期麦粒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 龙民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12)



本文编号:3480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480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5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