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运动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整体认知功能及记忆力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八段锦运动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整体认知功能及记忆力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采用严格的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设计,系统观察八段锦运动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群整体认知功能及记忆力的影响效果及其安全性,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87名合格的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八段锦组28人,快步走组30人,健康教育对照组29人。健康教育组接受每两个月集中一次的认知功能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八段锦组和快步走组在接受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八段锦和快步走锻炼,锻炼每周3次,每次60分钟,持续6个月。主要结局指标为整体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次要结局指标包括记忆力和生活质量,记忆力采用修订韦氏成人记忆量表(测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和听觉词汇学习测验(测即刻回忆、延时回忆和延时再认)评估,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评估。认知功能评定于干预前后及干预期每2个月评定一次,生活质量则仅于干预前后各评定1次。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数据按照符合方案原则(PP分析)和意向性分析原则(ITT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多组秩和检验比较以及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ITT分析时的缺失数据采用多重插补法插补1次。所有数据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当P值小于或等于0.05时认为其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整体认知功能:PP分析显示在干预6个月后八段锦组的MoCA总分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对照组(P=0.009),也高于快步走组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71);ITT分析未发现3组有明显差异,但在采用混合线性模型调整性别和基线因素后,八段锦组整体认知功能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对照组(P=0.015)及快步走组(P=0.002),而快步走与健康教育组仍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2.在记忆力方面,结果显示:①瞬时记忆:PP和ITT分析三组背数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所有P0.05);但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八段锦组的背数分数(瞬时记忆的参数)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对照组(P=0.012)及快步走组(P=0.010);而快步走组与健康教育对照组仍未见显著差异(P=0.874)。②短时记忆:三种分析方法均显示八段锦组与健康教育对照组及快步走组在图片回忆分数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八段锦组的分数高于其他两组;PP和ITT分析中结果显示均显示经过6个月的快步走训练,快步走组的短时记忆中的理解记忆显著提高了,且与健康教育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通过调整混合因素后分析显示快步走组与健康教育对照组的理解记忆仍然具有显著差异(P=0.004)。PP分析和混合模型分析均显示八段锦组在图片再认分数上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ITT分析结果显示通过6个月的快步走训练快步走组的短时记忆中的图片再认分数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对照组(P=0.046);三种分析方法均显示八段锦组在理解记忆分数上高于健康教育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调整混合因素后八段锦组在图片再生(P0.01)和触觉记忆(P=0.008)分数上高于快步走组。③长时记忆:三种分析方法均显示八段锦组的心智B分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ITT和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八段锦组的心智A分数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对照组(P0.05);ITT分析还显示在干预4个月后快步走组与健康教育对照组在长时记忆中的心智A上出现显著性差异,快步走组的分数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对照组(P=0.045)。④即刻回忆:三种分析方法均显示八段锦组在第二遍和第三遍回忆的条目数显著多于其他两组(P0.05);PP和ITT显示八段锦组在第一遍的回忆数上与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延迟回忆和延时再认:三种方法均显示八段锦组的15分钟延迟回忆的名目数和延时再认的正确条目数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生活质量方面:仅ITT分析结果显示三组在改善躯体疼痛维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5),且八段锦组和快步走组的分数显著大于健康教育对照组。结论6个月八段锦运动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整体认知功能及记忆力可能具有改善作用,其效果可能优于快步走运动。
【关键词】:八段锦 整体认知功能 记忆力 轻度认知障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7.7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6
- 研究对象与方法16-23
- 1 研究对象招募与分组16
- 1.1 对象招募16
- 1.2 随机序列的产生与对象分组16
- 1.3 设盲与揭盲16
- 2 纳入和排除标准16-17
- 2.1 诊断标准16
- 2.2 纳入标准16-17
- 2.3 排除标准17
- 3 剔除标准、中止标准及处理原则17
- 3.1 剔除标准17
- 3.2 中止或退出标准17
- 3.3 剔除、中止与退出的处理原则17
- 4 样本量估算17-18
- 5 干预方法18-19
- 5.1 健康教育对照组18
- 5.2 八段锦组18
- 5.3 快步走组18-19
- 6 干预时间19
- 7 结局指标评价19-21
- 7.1 一般资料19
- 7.2 主要结局指标19
- 7.3 次要测量指标19-21
- 7.4 安全性指标21
- 8 数据处理与分析21
- 8.1 数据处理21
- 8.2 统计分析方法21
- 9 质量监控21-22
- 9.1 所有研究人员的质量控制22
- 9.2 研究对象入组的质量监控22
- 9.3 干预过程的质量监控22
- 9.4 数据管理质量控制22
- 9.5 随机对照与盲法的质量监控22
- 10 研究相关的伦理学22
- 11 试验注册22-23
- 研究结果23-47
- 1 一般情况及基线比较23-27
- 1.1 一般情况比较23-24
- 1.2 三组睡眠时间与活动时间情况24
- 1.3 八段锦与快步走组出勤率的比较24-25
- 1.4 三组缺失值比较25
- 1.5 主、次要结局指标基线比较25-27
- 2. 主要结果分析27-46
- 2.1 干预后整体认知功能比较27-29
- 2.2 干预后瞬时记忆比较29-30
- 2.3 短时记忆30-36
- 2.4 长时记忆36-38
- 2.5 即刻回忆38-42
- 2.6 延迟回忆和延时再认42-44
- 2.7 生活质量结果比较44-46
- 3 安全性分析46-47
- 讨论47-55
- 1 轻度认知障碍的干预现状及存在问题47-48
- 1.1 西药治疗47-48
- 1.2 中医治疗48
- 1.3 认知训练48
- 2 规律性运动改善认知功能48-50
- 2.1 整体认知功能48-49
- 2.2 记忆力49-50
- 4 八段锦运动与认知功能关系50-53
- 4.1 从中医角度分析50-51
- 4.2 从太极拳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结合本研究结果分析51-52
- 4.3 从八段锦对与认知功能有关的危险因素的改善作用分析52-53
- 4.4 从运动改善脑体积及突触可塑性分析53
- 5 小结53-54
- 6 不足与展望54-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61
- 附录61-74
- 致谢74-75
- 文献综述75-79
- 参考文献77-79
- 作者简历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建议八段锦作为大学生课间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16期
2 ;强身健体八段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15期
3 李德勋;黄隆清;;“八段锦”的探讨和整理[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4 ;欢迎订购录像片《八段锦》[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5 吴坚;;我的“八段锦”[J];群言;1993年08期
6 陈士方;我练“八段锦”[J];中老年保健;2005年02期
7 李曼;;八段锦[J];健身科学;2006年02期
8 李曼;;“八段锦”[J];健身科学;2006年01期
9 吕仁和;;和吕仁和教授一起练习十八段锦(四)[J];糖尿病新世界;2006年04期
10 陈平;;八段锦(一)[J];中老年保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魏玉龙;;浅析八段锦与推拿临床技能[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单子罡;马国东;;立式八段锦托举动作上肢表面肌电信号的研究[A];2011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骨骼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显亮;;浅谈新编立八段锦的功效及习练中应注意的问题[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友健;;八段锦对改善女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可能性研究[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闫少校;高冬芳;宋艳颖;张志玲;;八段锦锻炼对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及脂代谢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张煜;陈红;郑斌;;试论八段锦对精神疲劳的调节作用[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郭立新;;督脉与八段锦[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闫少校;高冬芳;宋艳颖;张志玲;苏健民;;八段锦锻炼对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及脂代谢影响的初步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报记者 叶芳;夏季养生不妨学学八段锦[N];广东科技报;2008年
2 北京中医协会;强身健体八段锦[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八段锦:千年流传,练就有效[N];东方早报;2014年
4 林颖娜 张林 汪卫东;八段锦——一种老少皆宜的健身方法[N];健康报;2005年
5 记者 白贵云;广东医疗专家在时代广场传授八段锦[N];哈密报(汉);2008年
6 记者 惠婷 通讯员 阎洧涛;片医带居民练起八段锦[N];河南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郑晔;我的社区我的舞台[N];宝鸡日报;2006年
8 邓友梅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赵为民 山东省武协太极拳研究会高级教练 何淑淦 山东省菏泽教育学院教授 林丽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胡晓飞 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副教授;多拉筋健康长寿[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德欣;健身气功—八段锦对机体心血管功能影响的观察和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张容瑞;八段锦结合放松功对2型糖尿病伴情绪障碍患者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3 耿元卿;八段锦和五行音乐对心理亚健康状态干预作用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光;“八段锦”源流及其文化内涵探析[D];郑州大学;2011年
2 陈白;八段锦对社区脑卒中老年高危人群心肺功能、睡眠及心境状态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杨慧;八段锦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及自主神经反应的影响[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方倩颖;八段锦运动对社区脑卒中老年高危人群高危因子影响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贾经纬;新明目八段锦和眼保健操对学生视力影响的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6 韩宝良;八段锦配合干扰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赵亚云;路氏八段锦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王炎炎;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经络健身原理探索和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9 侯晏绍;健身气功八段锦与五禽戏对老年人下肢稳定性影响的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10 李淑珍;八段锦运动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整体认知功能及记忆力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八段锦运动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整体认知功能及记忆力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1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431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