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清热祛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本文关键词:疏肝清热祛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疏肝清热祛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FALD)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8月在我院门诊确诊为NFALD的患者91例,其中46例为中药治疗组,予口服疏肝清热祛湿中药加减,并予适当饮食、运动干预,控制血糖。另外45例为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NFALD患者,处理措施包括饮食、运动指导,根据患者血糖、血脂情况对症用药控制血糖(二甲双胍片等)、血脂(他汀类)。观察治疗时间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右胁胀满、右胁疼痛、神疲乏力)、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G、TC)、体质量指数(BMI)、超声诊断弥漫性脂肪肝分度。[结果]1主要症状积分:治疗前,中药治疗组(6.5±1.5)分,对照组(6.4±1.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9,P=0.743);治疗后,中药治疗组(1.8±0.6)分,对照组(2.3±0.7)分,2组症状积分均较前降低(P0.05),且前者低于后者(t=-3.661,P0.001)。2BMI:治疗前,中药治疗组26.2±2.3,对照组26.8±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2,P=0.257);治疗后,中药治疗组23.9±2.5,对照组26.1±3.3,仅中药治疗组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低于对照组(t=-3.590,P0.001)。3肝功能与血脂:2组治疗前的血清酶、血脂数值接近(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中药治疗组的各指标均值低于对照组,其中ALT、AST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超分度疗效:中药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24例(共治愈1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1.7%;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20例(共治愈13例),无效22例,总效率51.1%(Z=-2.334,P=0.020)。[结论]中医疏肝清热祛湿法对于NFALD可能具有较好疗效,药效机理可能是基于对包括血脂在内的全身代谢的调整,但由于研究对象样本量有限,且未进行随机化处理,较为准确的结论尚需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的确认。
【作者单位】: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内科;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医 中药 疏肝清热祛湿法
【基金】: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No:2009-JC-07)
【分类号】:R259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人口饮食结构、工作方式等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FALD)的发病患者逐渐增多,已经成为引起肝病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病毒性肝炎[1]。目前西医对NFALD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中医治疗也正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在临床中以疏肝健脾,清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利;;高龄男性人群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4年12期
2 胡卫;张苗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年03期
3 张林杉;卞华;颜红梅;夏明锋;常薪霞;高键;高鑫;;2型糖尿病患者铁负荷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年01期
4 刘学奎;梁军;杨曼青;张倩;王玉;邱勤勤;李洪艳;;红细胞压积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五年随访观察[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年01期
5 张声生;李乾构;李军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北京中医药;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旭东;;血清铁、转铁蛋白与糖尿病并脂肪肝30例分析[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年05期
2 邓远军;张玉佩;杨钦河;何毅芳;梁荫基;韩莉;梁曙;;柴胡疏肝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SIRT1/p53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6年05期
3 李柳梅;纪云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6年08期
4 徐兴龙;;祛湿化浊汤治疗湿浊内停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观察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年14期
5 冀晓利;;化痰降脂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疗效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年07期
6 司晓雪;白光;;从脾论治脂肪肝[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年08期
7 周强;张声生;;从临床研究文献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常用治法要素和中药用药规律[J];北京中医药;2016年05期
8 周亚楠;李庆祥;苏敬泽;白树功;;青年冠心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15期
9 周强;张声生;;张声生运用调肝理脾法辨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04期
10 郑珏;;清脂方联合运动、饮食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脾虚痰阻证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艳会;段淑平;;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J];河北医学;2013年02期
2 崔杏芳;;中老年脂肪肝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03期
3 闫焱;卞华;夏明锋;颜红梅;常薪霞;姚秀忠;饶胜祥;曾蒙苏;高鑫;;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肝脏疾病谱调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年04期
4 游志清;郭蔚;程莹;郎红梅;万勇;李宁娜;艾智华;邢军;张蜀平;郝新忠;;老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02期
5 冷娇娇;王启斌;;健康人群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2年19期
6 杨晏;王忠诚;;4种方法校准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压积的结果比较及偏倚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7 李金萍;丁媛媛;王炳元;刘翠香;谢大伟;马力;郑娉娉;王菲;孔琪;;东北地区城市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年07期
8 冯烨;李成江;张楚;;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铁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1年06期
9 闫蓉;牛春燕;田宇;焦述江;马惠霞;;乌鲁木齐地区汉族成人脂肪肝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年12期
10 刘安楠;朱玲;潘洁;宋悦华;张铁梅;;北京地区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祥雄,李玲,李丽娜;疏肝清热合剂加味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8例[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2 唐月虹;疏肝清热法治疗口腔扁平苔藓[J];时珍国医国药;2001年11期
3 王建清;王坤玲;;疏肝清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21期
4 王坤玲;侯兵;;疏肝清热通络方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3年04期
5 宋恩峰;汪六林;梅莎莎;;疏肝清热泄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年11期
6 缪易;疏肝清热、化瘀散结法治疗炎性包块[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沈以理;要全保;;疏肝清热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8年02期
8 丁广德;张铁峰;;疏肝清热法治疗口腔扁平苔藓3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3年09期
9 王坤玲;朱红英;;疏肝清热通络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肝胃郁热型)炎性因子干预作用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04期
10 王坤玲;侯兵;;疏肝清热通络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玮;;疏肝清热汤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卞泽林;卞国范;;疏肝清热法治愈早期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2例[A];全国首届中青年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96年
3 杨淑莲;邸海侠;李欲来;杜昊;孟予城;王茂生;郎立新;周玉才;;疏肝清热滋补肝肾法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焦素杰;疏肝清热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李颖;疏肝清热利湿法对阻黄肝功能及相关因子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田颖欣;疏肝清热方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张进进;疏肝清热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郁化火型患者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刘殊宇;疏肝清热法对肝郁化火型甲亢患者血糖、血脂、抑郁影响的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徐硕;疏肝清热健脾法对广泛性焦虑大鼠模型Papez环路相关脑区形态结构干预作用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疏肝清热祛湿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5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43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