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益髓理血饮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15:06

  本文关键词:益髓理血饮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益髓理血饮 临床疗效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益髓理血饮治疗MDS的临床疗效,以及益髓理血饮对MDS模型大鼠骨髓病态造血和骨髓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益髓理血饮治疗MDS的作用机制,为益髓理血饮临床推广应用和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课题分为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2个部分。临床观察:对50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益髓理血饮,水煎450 ml,每日一剂。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统计治疗后1个、3个、6个疗程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后6个疗程进行疗效评定,并随访其远期疗效。实验研究:采用化学诱变剂DMBA诱导建立大鼠MDS模型,并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生理盐水组、复方皂矾丸组、益髓理血饮低剂量组和益髓理血饮高剂量组,每组12只。于造模第14天开始分组给药,连续30 d。给药后的第31 d将实验各组的大鼠处死,检测实验各组大鼠外周血象、骨髓病态造血、血清IL-3、TNF-α水平、凋亡相关蛋白CD34、B-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骨髓细胞凋亡情况及原始细胞所占比例。结果临床观察表明:与治疗前相比,益髓理血饮治疗后在改善贫血、出血症状、提升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减轻骨髓病态造血等方面均较明显,治疗后3个疗程,白细胞、血红蛋白量有所升高(p0.05),随治疗疗程增加,6个疗程后,其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升高明显(p0.01),治疗6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25例,进步8例,失败4例,总显效率达到92%,随访发现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患者病情逐步缓解,停药后复发率少。实验研究表明:(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生理盐水组外周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骨髓病态造血以红系、粒系和巨核系为主,与mds临床特点基本相符;(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生理盐水组大鼠外周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下降明显(p0.01),与模型生理盐水组相比,治疗各组外周血象明显提升(p0.05或p0.01),尤以益髓理血饮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1);(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3低表达(p0.01)和tnf-α高表达(p0.01),治疗后实验各组il-3水平显著上升(p0.05),tnf-α水平下降(p0.05),益髓理血饮高剂量组提升il-3和降低tnf-α水平更加显著(p0.01);(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d34阳性表达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增加(p0.01),抑凋亡蛋白bcl-2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cd34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减少(p0.05或p0.01),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增加(p0.05或0.01),益髓理血饮高剂量组更为明显(p0.01);(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原始细胞比例均显著增加(p0.01),治疗后原始细胞数下降(p0.05),尤以益髓理血饮高剂量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模型生理盐水组骨髓细胞的总凋亡率、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增加(P0.01),治疗各组的凋亡率均下降(P0.05或0.01),尤其总凋亡率和早期凋亡率下降更为明显,仅有益髓理血饮对降低晚期凋亡率疗效明显(P0.01),且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结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本项研究结论如下:(1)益髓理血饮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以改善贫血、出血等临床症状,提升白细胞、血红蛋白量、血小板,减轻骨髓病态造血,毒副作用少,远期疗效优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2)通过实验研究证实,益髓理血饮可以有效提升MDS模型大鼠外周血象,改善骨髓病态造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IL-3水平,降低TNF-α水平,减少CD34、Bax阳性表达,升高Bcl-2表达,减少原始细胞比例和骨髓细胞凋亡率相关,同时证明了Bcl-2表达与骨髓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而Bax表达与之呈正相关。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益髓理血饮 临床疗效 实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4-5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2
  • 前言12-16
  • 参考文献14-16
  • 第一部分 益髓理血饮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观察16-26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6-20
  • 2 结果与分析20-23
  • 3 讨论23-24
  • 参考文献24-26
  • 第二部分 益髓理血饮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实验研究26-47
  • 1 材料与仪器26-28
  • 2 实验方法28-35
  • 3 结果与分析35-39
  • 4 讨论39-40
  • 5 优势与不足40-41
  • 参考文献41-43
  • 附图43-47
  • 全文总结47-49
  • 文献综述49-62
  • 参考文献56-62
  • 致谢62-6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玉静;熊德上;徐酉华;于洁;蔡锷;;益髓理血饮治疗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3例临床观察[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年03期

2 任玉伟;宿华威;;Bcl-2基因家族研究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3 彭澄;李俊勋;欧阳涓;;病态造血形态学特征与血液系统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年04期

4 王兴丽;杨文华;史哲新;刘宝山;高宏;;中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4年09期

5 黄丽萍;陈耀辉;吴素芬;傅应军;余日跃;周俊;;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对血虚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年02期

6 刘希赞;王茂生;杨淑莲;;参芪仙补汤联合西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年11期

7 戴Z,

本文编号:518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518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5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