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江苏当代名老中医脾胃病辨治与用药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23:17

  本文关键词:江苏当代名老中医脾胃病辨治与用药规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江苏省当代名老中医 脾胃病治疗


【摘要】:目的:总结江苏当代名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特指胃痛,便秘,泄泻和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经验,探索用药上的共同认识。方法:搜集江苏当代名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文献。搜集文献中的病案,对病案中的药物进行频次和聚类分析,归纳出治疗胃痛,便秘,泄泻和消化道肿瘤的最常用药物,从而探索江苏当代名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结果:(一)共收集病案153诊次、153首方;治疗胃痛的40诊次中,共使用了128种中药,共计493药次,平均每个方子使用12味中药;治疗便秘的24诊次中,共使用91种中药,共计286药次,平均每个方子使用12味中药;治疗泄泻的60诊次中,共使用140种中药,共计772药次,平均每个方子使用13味中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29诊次中,共使用131种中药,共计506药次,平均每个方子使用17味中药。(二)江苏省当代名老中医治疗胃痛上最常用的药物依次为黄连,白芍,党参,茯苓,半夏,炙甘草,陈皮,香附,干姜,生甘草,炒白术,木香,佛手,枳壳,炒谷芽, 柴胡,黄芩;治疗便秘上最常用的药物依次为当归,火麻仁,莱菔子,决明子,郁李仁,生地,生白术,枳实,陈皮,白芍,枳壳,桃仁,山药,玄参,瓜萎仁,厚朴,木香,杏仁;治疗泄泻最常用的药物依次为炒白术,黄连,山药,茯苓,白芍,木香,陈皮,党参,生甘草,薏苡仁,焦神曲,防风,焦山楂,炙甘草,仙鹤草,白术;治疗消化道肿瘤最常用的药物依次为薏苡仁,茯苓,半夏,山药,党参,炙甘草,陈皮,生黄芪,炒麦芽,炒谷芽,枳壳,白花蛇舌草,五味子,半枝莲,猪苓,南沙参,砂仁。
【关键词】:江苏省当代名老中医 脾胃病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9;R256.3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3
  • 1 江苏中医药简史10-11
  • 2 江苏当代名老中医的界定及范围11
  • 3 资料的来源与选择11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11
  • 5 研究方法和流程11-13
  • 第一章 江苏当代名老中医诊治脾胃病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13-25
  • 1 脾胃病概述13-15
  • 1.1 胃痛13
  • 1.2 便秘13-14
  • 1.3 泄泻14-15
  • 1.4 消化道肿瘤15
  • 2 江苏当代名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15-25
  • 第二章 江苏当代名老中医诊治脾胃病用药规律分析25-45
  • 1 胃痛25-30
  • 1.1 治疗胃痛的药物统计25
  • 1.2 治疗胃痛药效分类统计25-26
  • 1.3 聚类分析26-29
  • 1.4 聚类分析结果29-30
  • 2 便秘30-34
  • 2.1 治疗便秘药物统计30
  • 2.2 药效分类统计30-31
  • 2.3 聚类分析31-33
  • 2.5 聚类分析结果33-34
  • 3 泄泻34-39
  • 3.1 治疗泄泻药物统计34
  • 3.2 药效分类统计34-35
  • 3.3 聚类分析35-39
  • 3.4 聚类分析结果39
  • 4 消化道肿瘤39-45
  • 4.1 治疗消化道肿瘤药物统计39
  • 4.2 药效分类统计39-40
  • 4.3 聚类分析40-43
  • 4.4 聚类分析结果43-45
  • 结语45-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崔领;脾胃病的治疗浅谈[J];天津中医药;2004年01期

2 赵霞,邢舸,薛星符;脾胃病识[J];光明中医;2005年06期

3 杨常青;;论常见脾胃病治疗八种方法[J];内蒙古中医药;2008年07期

4 陈正;王庆其;;510例脾胃病与情志关系调研[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5 马小丽;;孔嗣伯诊疗脾胃病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8年04期

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学科[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年04期

7 王宇;姜树民;;姜树民治疗脾胃病经验拾零[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7期

8 董潘章;;脾胃合论浅说[J];天津中医;1990年03期

9 石拓;时昭红;张介眉;;张介眉教授运用脾胃升降协调论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J];光明中医;2014年02期

10 冯瑶;;脾胃病患者如何冬季养生?[J];健康生活(下半月);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声生;汪红兵;沈洪;陆为民;;2008年度脾胃病学科发展报告[A];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刘琼;;脾胃病用药心得[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王滨;刘华一;;脾胃病中失眠论治发微[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李卫强;朱西杰;;脾胃病治法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刘伟锋;林寿宁;;从心肝论治脾胃病探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6 潘相安;;传致脾胃病新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7 ;脾胃病学科[A];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发展报告(2006)[C];2006年

8 张声生;汪红兵;李乾构;;脾胃病学科发展报告[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张小萍;曾江涛;;浅议甘味药在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张小萍;曾江涛;;试论肺在脾胃病中的临床意义[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冯瑶;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委会换届[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2 深圳市中医院 卢延年;人人都需要养脾胃[N];健康时报;2009年

3 郁村;脾胃病治疗独具特色[N];科技日报;2004年

4 ;如何保养脾胃?[N];云南科技报;2001年

5 中国中医科学院 路志正;顾润燥在脾胃病中的运用(下)[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6 中国中医科学院 路志正;顾润燥在脾胃病中的运用(上)[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7 郭教礼 李胜伦;试论脾胃与肝胆同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王业龙;脾胃气机升降小识[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常宇;周福生:治脾胃病首倡“心胃相关”[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10 吉联军;脾胃保养四要诀[N];中国医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君;郑寿全脾胃病症诊治经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燕东;姚乃礼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及慢性胃炎辨治经验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6年

3 刘宜峰;杨华学术思想及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经验与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何凌;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说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的传承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谢建寰;邱家廷主任中医师脾胃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李龙华;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理论及临证经验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高生;张小萍教授脾胃学术思想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郑阿乾(Cheng A-chien);台湾医家张步桃脾胃学术思想整理与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杨丹;脾胃为五脏藏神关键及针刺足三里干预抑郁症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陈筱云;陈家礼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军委;刘吉善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柯俊业;社区常见慢性疾病的发病与脾胃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蔡盛捷;李学麟教授治疗脾胃病处方用药规律研究及学术经验探讨[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王涞;江苏当代名老中医脾胃病辨治与用药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陈建逢;有关脾胃病的古训及现代应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6 蔡忠明;和法在脾胃病中的应用及其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白晓晓;陈慈煦辨治脾胃病的经验及学术思想总结[D];贵阳中医学院;2012年

8 刘春阳;仲景辨治重脾胃及对后世影响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杜飞;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聂惠民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高峰;皮肤病与脾胃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65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565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d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