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补脾化瘀利湿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7-07-25 15:16

  本文关键词:补脾化瘀利湿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补脾化瘀利湿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


【摘要】:目的:观察补脾化瘀利湿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并确诊为脾虚血瘀夹湿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0例,患者均来自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口服补脾化瘀利湿方,水煎,每日一付,每次150ml,一日两次,早晚饭后服用,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影响评分(QOL)、中医症状评分、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的改善情况。结果:临床治愈的患者1例,显效的患者7例,有效的患者42例,无效的患者10例,总有效率为83.3%。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后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减小(p0.05),膀胱残余尿量减少,最大尿流率增加,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影响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脾化瘀利湿方治疗脾虚血瘀夹湿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能降低患者的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影响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减小前列腺体积,减少残余尿量,增大最大尿流率,在改善患者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补脾化瘀利湿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7.5
【目录】:
  • 缩略词表4-5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前言7-8
  • 文献综述8-17
  • 1. 中医学对BPH的研究进展8-14
  • 1.1 病因病机8-10
  • 1.2 中医药的治疗进展10-12
  •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BPH的研究进展12-14
  • 2. 西医对BPH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14-17
  • 2.1 关于炎症细胞因子在BP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4-15
  • 2.2 钙离子途径介导引起BPH的作用机制15
  • 2.3 有关BPH的遗传学进展15-17
  • 资料与方法17-20
  • 1. 研究对象17-18
  • 1.1 病例来源17
  • 1.2 诊断标准17-18
  • 2. 研究设计18-19
  • 2.1 治疗方法18
  • 2.2 注意事项18-19
  • 3. 观察指标19
  • 3.1 主观指标19
  • 3.2 客观指标19
  • 4. 综合疗效评定19
  • 5. 统计学方法19-20
  • 结果20-22
  • 讨论22-30
  • 1.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讨论导致前列腺增生的基本病机22-23
  • 2. 从西医学角度讨论BPH的发生机制23-26
  • 2.1 激素学说23-25
  • 2.2 生长因子学说25
  • 2.3 细胞凋亡学说25
  • 2.4 前列腺细胞为胚胎再唤醒25
  • 2.5 维生素D学说25-26
  • 3. 补脾化瘀利湿方的组方特点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探讨26-28
  • 4. 运用补脾化瘀利湿方治疗BPH的疗效评价28-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5
  • 附录35-37
  • 致谢37-39
  • 个人简历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金凤,孔霞;调补脾肾为主治疗2型糖尿病例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年05期

2 祁生勇;补脾法之我见[J];新疆中医药;2005年04期

3 张学能;陶福兴;陈泽霖;朱青梅;吴榕洲;;补脾法预防“易感”的疗效[J];辽宁中医杂志;1983年01期

4 谢幼红;陈爱萍;;中药补脾巧治“干燥”[J];求医问药;2006年03期

5 ;两款补脾开胃餐[J];生活与健康;2008年06期

6 缪士毅;;养心补脾食莲子[J];山西老年;2012年11期

7 平世昌;陶君仁补脾法验案3则[J];河北中医;2001年01期

8 杨国荣;临床运用补脾法的几点体会[J];四川中医;2004年05期

9 李风华;;自拟补脾愈肠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5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年06期

10 张海峰;徐复霖;;有关补脾的几个问题[J];陕西新医药;197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雷晋;;谈老年补脾益寿十三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2 李芳芳;李恩;;补脾方剂对雌性去势大鼠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A];骨质疏松研究与防治第二卷——第四届全国骨质疏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潘毓华;;补脾通结法治疗虚性便秘98例[A];中西医结合肛肠病研究新进展[C];2000年

4 王晓光;姜德友;;张琪教授补脾肾为主治疗80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A];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胡松德;;升津液补脾肾治疗小儿香精依赖型厌食症的观察[A];刘弼臣教授从医六十五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与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全国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常北其;常湘云;常湘涛;;糖尿病并脑梗塞用补脾温肾、活血化瘀中药疗效观察(附118例报导)[A];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风琴;秋食板栗 健肾补脾[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2 缪士毅;养心补脾话莲子[N];中国特产报;2000年

3 韦 辰;健肾补脾板栗香[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王业龙;补脾大法不可小觑[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补脾养血——花生大枣炖猪蹄[N];医药导报;2008年

6 ;春季多吃养肝补脾食物[N];蚌埠日报;2009年

7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王金亮 侯红霞;补脾当先开胃[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8 郭培忠;春季宜多吃养肝补脾食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9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外一科 李华;老人口水多可补补脾[N];健康时报;2008年

10 福建省福鼎市盐场医疗室 叶乐日;调补脾肾法在治疗慢性肝病中的应用[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进;补脾法对脾虚证大鼠~(59)Fe代谢和转铁蛋白受体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2 罗裕兴;补脾温肾方治疗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菊;补脾益智法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NGF、BDNF、NT-3表达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齐广瑞;补脾化瘀利湿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任凤梅;论补脾法延缓衰老[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李志钢;补脾益肠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血清白介素8水平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程国杰;柔筋补脾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6 曲苗;补脾益肠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血清白介素6水平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张宝华;补脾益肠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血清NO水平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李海军;补脾肾活血法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9 仲维莉;补脾益肠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氧自由基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谢晓月;王镁教授补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71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571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4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