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罪的认定和完善研究
本文关键词:寻衅滋事罪的认定和完善研究
【摘要】:寻衅滋事罪此罪名是自1979年《刑法》中流氓罪分解而来,虽然我国现行刑法将此罪的客观方面进行了四方面的具体划分,但与此同时刑法也缺少对此罪的规范性定义,且最高司法机关和立法机关均未就此问题予以相对应的司法解释及立法解释,这也导致各地各级别的司法机关在寻衅滋事罪认定时认定标准模糊,做法不一。本文在综合解析寻衅滋事罪构成要件基础上对其存在问题作出阐述,并针对性提出相关司法和立法方面的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宏观方面对寻衅滋事罪的概念进行阐述,并结合当前学者的几种观点让读者首先对寻衅滋事罪有个整体性的认识,既包括对寻衅滋事罪基本概念的认识,也包括对寻衅滋事罪构成要件的认识。第二部分就是通过案例、对比的分析方法对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寻衅滋事罪进行微观方面的研究,此部分首先从行为类型和情节程度方面来剖析寻衅滋事罪与非罪之间的界限,进一步了解寻衅滋事罪。其次,将寻衅滋事罪与之相混淆的几种类似犯罪作了区分,分别从所侵犯的客体、行为方式和危害结果等这几方面对其作了正确并且合理的界定,同时认为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司法工作人员在处理具体的案例时,应当深入其中,结合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依照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综合的判断,只有这样才符合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第三部分探讨了修正后的寻衅滋事罪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法条中出现一些字眼比较模糊的词汇,或者有些词意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把握等等,最后根据笔者的一些司法实践提出自己的一些修改意见,期望对寻衅滋事罪的完善有一些作用。只有将寻衅滋事罪明确化,才能在司法实践中给司法者执行法律提供一个公正合理的界限和标准。
【关键词】:寻衅滋事罪 司法认定 构成要件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一、寻衅滋事罪概述8-15
- (一) 寻衅滋事罪概念阐述8-10
- (二) 寻衅滋事罪构成要件10-15
- 二、寻衅滋事罪的认定15-23
- (一) 行为类型的罪与非罪15-19
- (二) 情节程度的罪与非罪19-23
- 三、寻衅滋事罪与相似罪名的区别23-29
- (一)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23-24
- (二)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24-26
- (三) 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26
- (四) 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26-29
- 四、寻衅滋事罪的立法完善29-32
- 结语32-33
- 参考文献33-36
- 致谢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良顺;寻衅滋事罪废止论[J];法商研究;2005年04期
2 马彪;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强拿硬要”区别[J];检察实践;2005年04期
3 邵宏生;;事出有因也能构成寻衅滋事罪[J];人民检察;2008年20期
4 李先华;舒惠安;孙媛媛;;涂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寻衅滋事罪吗[J];中国检察官;2010年08期
5 丛珊;;浅析寻衅滋事罪的认定[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11期
6 潘庸鲁;;关于寻衅滋事罪中“随意殴打他人”的理解与适用[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范再峰;;寻衅滋事罪问题探讨——刑法第293条的犯罪构成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12期
8 郭永刚;付四全;;寻衅滋事罪中“强拿硬要行为”与抢劫行为的区别[J];中国检察官;2012年22期
9 李锦阳;刘瑜;;“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定罪标准浅探[J];法制与社会;2013年12期
10 吴家林;;谈我国刑法寻衅滋事罪的完善[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朝阳区法院 曹作和;网络造谣为何涉寻衅滋事罪[N];北京日报;2013年
2 龚飞 史金国;如何区别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N];江苏法制报;2013年
3 何立荣;他的行为够成抢劫罪还是寻衅滋事罪[N];广西政法报;2001年
4 瞿忠;寻衅滋事罪中“随意殴打他人”如何认定[N];检察日报;2001年
5 于明祥;寻衅滋事罪中“强拿硬要”之认定[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宁辉;强迫交易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N];江苏法制报;2006年
7 李志霞;寻衅滋事罪若干问题分析[N];江苏法制报;2007年
8 高农文 刘仁安;是寻衅滋事罪还是强迫交易罪[N];江苏经济报;2006年
9 尤小妹;朱某、赵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而不构成寻衅滋事罪[N];江苏经济报;2006年
10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 吴新华;何为寻衅滋事罪中“随意殴打他人”[N];检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维;寻衅滋事罪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波;寻衅滋事罪的理论和实践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2 胡宁宁;寻衅滋事罪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池益贤;寻衅滋事罪定罪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张英男;论寻衅滋事罪的认定[D];吉林大学;2010年
5 任加顺;寻衅滋事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6 王孝江;寻衅滋事罪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7 汪际宏;论寻衅滋事罪[D];武汉大学;2004年
8 郑漫容;寻衅滋事罪相关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王化斌;寻衅滋事罪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朱莺华;寻衅滋事罪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95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995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