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联系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21 12:53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重大变革、产业结构迅速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职业培训作为劳动力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正面临新的挑战:社会劳动力的就业急需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在我国,职业培训制度虽然实施了近三十年,但总体而言,劳动者队伍整体的职业技能水平都还很低。从职业培训量的角度看,目前有机会接受职业培训的还是较少数的行业、单位和劳动者,尚未能覆盖到绝大部分甚至是全体劳动者。从职业培训质的角度看,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劳动者在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收效甚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职业培训。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不同教育形式的特点,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开展不同内容和层次的职业培训,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多样化、高层次的需求。普通高校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利用高校特殊的资源优势,不断满足劳动力市场日益变化的人才需求,开发和提升劳动者职业能力,在培养高层次职业化人才中有所作为。本文从普通高校开展职业培训入手,对省内几所高校开展职业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借鉴国外职业培训的经验...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问题的提出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职业培训概念研究
2.2.2 职业培训国际比较研究
2.2.3 劳动力市场概念及政策研究
2.2.4 普通高校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研究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框架
4 概念界定
4.1 职业培训概念
4.2 职业培训特征
4.2.1 职业培训目标具有功利性色彩
4.2.2 职业培训具有明显的岗位特性
4.2.3 职业培训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4.2.4 职业培训具有显著的实践性
第二章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培训的政策研究
1 劳动力市场政策
1.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三结合"政策
1.2 1997年后市场化就业政策
1.3 2002年以来积极就业政策
2 与职业培训有关的就业政策
2.1 我国职业培训的政策法规体系
2.1.1 法律
2.1.2 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
2.1.3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
2.1.4 其他规范性文件
2.2 职业培训就业政策的调整
2.2.1 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建立就业准入制度
2.2.2 实行劳动预备制度,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
2.2.3 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促进学生就业
2.2.4 建立就业指导制度,提高就业率
第三章 普通高校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的实证分析
1 普通高校开展职业培训现状调查
1.1 普通高校开展职业培训现状访谈
1.2 培训学员接受职业培训情况访谈
2 普通高校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现状问卷调查
2.1 劳动者培训情况问卷调查
2.1.1 调查对象
2.1.2 劳动者培训情况调查结果
2.2 普通高校开展职业培训现状调查
2.2.1 被调查学校基本情况
2.2.2 普通高校职业培训现状调查
3 访谈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1 普通高校开展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3.1.1 职业培训功能不明确,定位不清晰
3.1.2 培训项目与课程设置缺乏市场敏感度,与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脱节
3.1.3 职业培训师资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3.1.4 培训的评价考核不健全,脱离了培训以人为本的宗旨
3.2 普通高校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3.2.1 培训课程设置对学员参与就业竞争的作用不突出
3.2.2 职业培训方式缺乏个性化,无法满足社会多样化的就业需求
3.2.3 职业培训的后续跟踪服务不到位,无法迅速跟踪劳动力市场需求
第四章 普通高校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的国际经验
1 通过立法保障职业培训地位
2 通过政府推动高校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衔接
3 高校培训项目与课程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紧密
4 鼓励企业全程参与职业培训
第五章 加强我国普通高校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的建议
1 对政府部门的建议
1.1 加强对职业培训的宣传
1.2 加强职业培训与就业的相关立法
1.2.1 加强职业培训立法
1.2.2 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立法
1.3 加快职业培训、就业政策制度的出台
1.4 健全职业培训体系,理顺管理职权
2 对普通高校的建议
2.1 做好职业培训战略定位,打造培训品牌
2.2 突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
2.3 加强与职业培训领域相关方的合作,提高培训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4 努力开拓职业培训新模式,实现与劳动力市场有效衔接
3 对企业的建议
3.1 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的信息服务功能
3.2 转变企业投资观、用人观和分配观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855867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问题的提出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职业培训概念研究
2.2.2 职业培训国际比较研究
2.2.3 劳动力市场概念及政策研究
2.2.4 普通高校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研究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框架
4 概念界定
4.1 职业培训概念
4.2 职业培训特征
4.2.1 职业培训目标具有功利性色彩
4.2.2 职业培训具有明显的岗位特性
4.2.3 职业培训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4.2.4 职业培训具有显著的实践性
第二章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培训的政策研究
1 劳动力市场政策
1.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三结合"政策
1.2 1997年后市场化就业政策
1.3 2002年以来积极就业政策
2 与职业培训有关的就业政策
2.1 我国职业培训的政策法规体系
2.1.1 法律
2.1.2 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
2.1.3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
2.1.4 其他规范性文件
2.2 职业培训就业政策的调整
2.2.1 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建立就业准入制度
2.2.2 实行劳动预备制度,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
2.2.3 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促进学生就业
2.2.4 建立就业指导制度,提高就业率
第三章 普通高校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的实证分析
1 普通高校开展职业培训现状调查
1.1 普通高校开展职业培训现状访谈
1.2 培训学员接受职业培训情况访谈
2 普通高校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现状问卷调查
2.1 劳动者培训情况问卷调查
2.1.1 调查对象
2.1.2 劳动者培训情况调查结果
2.2 普通高校开展职业培训现状调查
2.2.1 被调查学校基本情况
2.2.2 普通高校职业培训现状调查
3 访谈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1 普通高校开展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3.1.1 职业培训功能不明确,定位不清晰
3.1.2 培训项目与课程设置缺乏市场敏感度,与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脱节
3.1.3 职业培训师资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3.1.4 培训的评价考核不健全,脱离了培训以人为本的宗旨
3.2 普通高校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3.2.1 培训课程设置对学员参与就业竞争的作用不突出
3.2.2 职业培训方式缺乏个性化,无法满足社会多样化的就业需求
3.2.3 职业培训的后续跟踪服务不到位,无法迅速跟踪劳动力市场需求
第四章 普通高校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的国际经验
1 通过立法保障职业培训地位
2 通过政府推动高校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衔接
3 高校培训项目与课程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紧密
4 鼓励企业全程参与职业培训
第五章 加强我国普通高校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联系的建议
1 对政府部门的建议
1.1 加强对职业培训的宣传
1.2 加强职业培训与就业的相关立法
1.2.1 加强职业培训立法
1.2.2 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立法
1.3 加快职业培训、就业政策制度的出台
1.4 健全职业培训体系,理顺管理职权
2 对普通高校的建议
2.1 做好职业培训战略定位,打造培训品牌
2.2 突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
2.3 加强与职业培训领域相关方的合作,提高培训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4 努力开拓职业培训新模式,实现与劳动力市场有效衔接
3 对企业的建议
3.1 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的信息服务功能
3.2 转变企业投资观、用人观和分配观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855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855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