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浅谈离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8-04-13 16:26

  本文选题:离任 + 审计 ; 参考:《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年11期


【摘要】: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日臻完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成为一道必不可少的法定程序,这对深化体制改革,科学考察干部,加强干部管理,提高干部素质,增强责任意识,维护经济秩序,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权力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为组织部门选择、任免干部提供了依据。但是,从现行操作的实际情况来看,离任审计中存在的"审得太迟""、结果太晚"等监督滞后问题,审计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改进和完善。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 the audit of leading cadres leaving their posts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legal procedure,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scientifically investigating cadres,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cadre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dres, and enhancing thei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Maintaining economic order, promoting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of powe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clean and honest party style, and providing a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organizational departments and the appointment and removal of cadres.However,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operat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oo late" and "too late" in the audit of outgoing audit, so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audit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improved.
【作者单位】: 山西焦化集团公司审计部;
【分类号】:F239.4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段海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初探[J];经济师;2010年10期

2 赵睿霞;;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相关问题的研究[J];理论界;2010年06期

3 尚淑玲;;浅议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04期

4 吴成春;;铁路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范经华;谢朝松;袁维平;卢国政;;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量化评价——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的M公司审计案例研究[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1[C];2012年

2 吴军;岳谦;马驰;甘肃移动课题组;;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甘肃移动为例[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1[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江涛;经济权力审计监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戴任群;我国政府问责制建设中经济责任审计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伟东;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3 武军;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吴静;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评估与应对[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杨宇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受托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6 龙立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杨继光;事业单位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锋;领导干部离任审计问题探讨[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汤超;;离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外资;2011年13期

3 许娟;;我国基层审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探析[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05期

4 周丽娟;;货币资金审计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企业家天地;2006年12期

5 李晚霞;;浅析当前中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6 朱勇;;论推广企业风险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成功(教育);2008年08期

7 章赤贞;;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现状及改善措施[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8期

8 李中平;;装备维修管理费审计工作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21期

9 郭兴利;;修缮工程审计刍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0期

10 赵丽光;网络时代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钮清;聂秋淑;;论关涉毕节试验区长足健康发展的几个问题[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2 邓光辉;;信息技术课中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彬;袁秋盾;罗勇;徐洪宽;;如何处理城乡建设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5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陈瑞雄;;企业招标采购中常见问题探讨[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永博;尹兆芳;张玉星;黄文军;;黄金梨在河北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振权;;当前我市高校校卫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7 胡玉福;;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姜平;;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9 王宽明;刘静;;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志红;周娟;孙少兰;;短波通信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志永;农民有望告别“看病难”[N];中国审计报;2005年

2 ;重庆审计查出问题金额161.5亿[N];财会信报;2007年

3 通讯员 杨滋惠;木垒:选“村官”先审计后选举[N];昌吉日报;2008年

4 付青仁;蓬莱市审计局以“四个培训”写好开年文章[N];中国审计报;2008年

5 白晋贵;实施金融审计需以人为本[N];上海金融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打造坚强经济卫士[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7 部委观察员 陈晓;国家审计署 审计“四万亿”的立功机会[N];南方周末;2010年

8 通讯员 江孝超;灌南打造文明审计品牌[N];连云港日报;2010年

9 李林;无形资产审计的重点[N];财会信报;2008年

10 谢作文;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的行动指南[N];中国审计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强;书证若干问题探讨[D];四川大学;2005年

2 张掌然;问题论[D];武汉大学;2005年

3 冯潮华;文化产业若干重要关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登学;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探析[D];山东大学;2007年

5 雷霞;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毛燕琼;WTO争端解决机制问题与改革[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郭金霞;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刘峰;审计行为及其经济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郜志坚;企业效益审计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赵帅;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丛敏;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高微;重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5 谢健斌;中国社保基金的研究及其对策[D];暨南大学;2007年

6 李静;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7 赵海英;地方人大执法检查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南;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9 戴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若干问题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常建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45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745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3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