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审计论文 >

关于构建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8-04-29 15:46

  本文选题:审计模式 + 受托经济责任 ; 参考:《会计研究》2009年02期


【摘要】:科学有效的审计模式对于优化审计资源配置,降低审计风险,实现审计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伴随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审计模式也在不断变迁。本文对审计模式中"导向"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构建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以公司治理为逻辑起点,初步构建了治理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方法体系,并对治理导向审计模式下治理评价的技术手段进行了探讨。
[Abstract]: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audit mod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audit resources, reduce audit risks and achieve audit objectiv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udit theory and practice, audit mode is changing constan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guidance" in audit mode, and puts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or constructing governance-oriented audit mode, tak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he audit method system under the governance-oriented audit mode is preliminarily constructed, and the technical means of governance evaluation under governance-oriented audit mode ar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研究》(批准号:07JZD0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公共经济权力审计控制机制分析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批准号:707721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车宣呈;;独立审计师选择与公司治理特征研究——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车宣呈;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车宣呈;治理导向审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娄欣轩;上市公司更换审计师的经济后果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 夏雪;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审计质量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奋玲;论审计关系的变异及其改善[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蔡春,杨麟,陈晓媛,陈钰泓;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沪深股市2003年A股年报资料的研究[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3 张俊瑞;董南雁;;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6年11期

4 陈梅,陈君宁;交易费用、契约成本、受托责任与内部审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杨其静;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6 周鹏,张宏志;利益相关者间的谈判与企业治理结构[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7 吴联生;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特征与监管策略[J];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8 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年03期

9 曾颖;叶康涛;;股权结构 代理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J];会计研究;2005年10期

10 黄晓波;独立审计契约的经济学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明;;浅谈全面审计模式[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4年10期

2 葛明;浅议审计模式[J];审计研究;1985年01期

3 葛明;;浅议审计模式[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5年07期

4 郑振秀;审计的模糊性与模糊综合审计[J];经济与管理研究;1986年01期

5 崔楚生;我国审计模式几个问题的研讨[J];审计研究;1986年05期

6 徐惠勇;我国审计模式需要从理顺审计与财政的关系来作研究[J];上海会计;1987年05期

7 李成章;中国审计模式的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8 ;湖北审计学会举行学术讨论[J];审计研究;1987年01期

9 ;中国审计学会年会学术讨论综合报道[J];审计研究;1987年03期

10 管锦康;我国审计模式探讨[J];审计研究;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晓青;;试论我国财政审计模式[A];审计论文选编[C];1996年

2 范先芳;;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发展的基本趋势[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3 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企业改制中内部审计的作用[A];全国企业改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集[C];2004年

4 于洪卫;;中国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研究[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岚;完善企业财务审计机制[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2 ;电子商务,,税收如何监管[N];检察日报;2000年

3 黄金旺 阚晓西;内部控制的发展及入世后审计模式的选择[N];中国审计报;2001年

4 吕俊山 总社审计局;浅议任期经济责任审计[N];中华合作时报;2001年

5 朱艳;审计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未来[N];中国审计报;2002年

6 易仁萍 王会金;试论审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对象[N];中国审计报;2002年

7 志峰;经济责任与经济责任审计[N];中国审计报;2002年

8 杨帆;浅谈风险基础审计的应用[N];中国审计报;2002年

9 汪照全;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档案区别与联系[N];中国审计报;2002年

10 董永强;陈峰;异地金融联网审计初试成功[N];中国审计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实;企业内部审计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李季泽;国家审计法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于保和;经济责任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4 陈孝;现代审计功能拓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颖慧;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与控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方雪梅;审计与我国投资银行业风险的防范[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上官忠东;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4 朱湘萍;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尹利锋;“网站认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6 沈辉;供给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D];湖南大学;2002年

7 张英;打造强有力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胥柱坤;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9 饶斌;独立审计合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10 叶江虹;论风险基础审计及其选择与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20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1820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4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