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注册制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发布时间:2021-04-22 00:56
为深化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社会功能,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证监会将市场主导型的IPO注册制取代了核准制。在注册制下,监管部门只对拟上市公司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合规性进行抽查,至于内容的真假、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完全由作为中介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风险与责任也更大。同时,科创板作为我国首次试行注册制的板块,对注册制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完善的机制也为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风险。文章以IPO注册制为背景,首先介绍IPO制度下的审计风险的概念与成因,然后分析IPO注册制度对审计风险的影响,最后提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措施。
【文章来源】:财会学习. 2020,(3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IPO制度下的审计风险的概念与成因
(一)审计主体
(1) IPO项目的复杂性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2)IPO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难以保持独立。
(3)会计师事务所未尽责。
(二)审计客体
(1)企业内部控制不到位。
(2)企业员工综合素质不足。
(三)外部环境
(1)监管机构的监管混乱问题。
(2)不完善的IPO政策制度环境。
(3)市场对审计质量要求低。
(4)对于执业质量问题的行政监管措施、行政处罚不足。
二、IPO注册制下产生的审计风险
(一)基于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1.收入确认
2.税务处理
3.舞弊风险
4.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疑惑
(二)基于检查风险的分析
1.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严重缺失
2.审计质量可能降低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一)完善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二)提高处罚力度
(三)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
结语
本文编号:3152839
【文章来源】:财会学习. 2020,(36)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IPO制度下的审计风险的概念与成因
(一)审计主体
(1) IPO项目的复杂性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2)IPO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难以保持独立。
(3)会计师事务所未尽责。
(二)审计客体
(1)企业内部控制不到位。
(2)企业员工综合素质不足。
(三)外部环境
(1)监管机构的监管混乱问题。
(2)不完善的IPO政策制度环境。
(3)市场对审计质量要求低。
(4)对于执业质量问题的行政监管措施、行政处罚不足。
二、IPO注册制下产生的审计风险
(一)基于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1.收入确认
2.税务处理
3.舞弊风险
4.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疑惑
(二)基于检查风险的分析
1.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严重缺失
2.审计质量可能降低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一)完善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二)提高处罚力度
(三)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
结语
本文编号:3152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jlw/315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