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发展研究——基于山东两县社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16 18:00
  我国政府虽然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其仍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而农村公共服务正是其中发展较为落后的一个领域,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加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明显,城乡差距日益增大。农村社会发展中公共服务的公共性流失非常严重,这既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悖于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均采取了积极措施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关键原因在于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和机制存在问题,作为公共服务消费者的农村居民参与不足,而社区作为沟通群众与社会和政府的基础性机构,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以社区为平台提供公共服务,推行公共服务供给的社区化结构模式,成为了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一条重要途径。 本文选取山东两县作为实证论证的背景,以两县总体的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发展状况的研究支撑论文观点,对两县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发展模式进行解析,在分析中选取两县内部农村社区进行论证,展现两县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的发展效果,并对两县社区化发展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最后,结合案例和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总体发展情况,提出了促进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分类及评价标准
        1.3.3 相关理论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
    2.1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运行机制
        2.1.1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的变迁
        2.1.2 我国现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缺陷
    2.2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取得的成就
        2.2.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供给状况
        2.2.2 农村基础教育供给状况
        2.2.3 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状况
        2.2.4 农村文化供给状况
        2.2.5 农村医疗卫生供给状况
    2.3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境
        2.3.1 财政投入不足
        2.3.2 政府过度干预
        2.3.3 财权事权不对称
        2.3.4 供给制度不规范
        2.3.5 居民参与不足
    2.4 推行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4.1 推行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必要性
        2.4.2 推行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可行性
第3章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案例分析
    3.1 诸城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及成效分析
        3.1.1 诸城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措施及其成效
        3.1.2 诸城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发展特点
    3.2 莒南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及成效分析
        3.2.1 莒南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措施及其成效
        3.2.2 莒南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发展特点
    3.3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经验总结
        3.3.1 规划符合实际
        3.3.2 政府的扶持必不可少
        3.3.3 完善运行机制
        3.3.4 有效整合资源
        3.3.5 以企业带动社区发展
    3.4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4.1 诸城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存在的问题
        3.4.2 莒南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存在的问题
第4章 推进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发展的对策
    4.1 明晰政社权责边界
        4.1.1 明确社区定位
        4.1.2 明确政府定位
        4.1.3 明确政府与社区的关系
    4.2 科学的规划
        4.2.1 因地制宜
        4.2.2 规范程序
        4.2.3 征集多方意见
    4.3 建立完善的长效运行机制
        4.3.1 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4.3.2 健全决策运行机制
        4.3.3 健全评估监督机制
        4.3.4 构建内部稳定运行机制
    4.4 实行供给主体多元化
        4.4.1 加强政府扶持
        4.4.2 推行市场化运作
        4.4.3 以非营利组织作为补充
    4.5 动员居民参与社区建设
        4.5.1 以制度建设促参与
        4.5.2 注重培养参与意识
        4.5.3 拓宽参与渠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本文编号:38469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8469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8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