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万民法》中的正义观念 ——从世界主义者的角度看
发布时间:2025-06-26 05:30
罗尔斯晚年发表的《万民法》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正义进行了相当深刻的探索,但是却遭到了博格、贝兹等世界主义者们对他的严厉批评,本文将从世界主义的角度来考察《万民法》中的“人民”概念、罗尔斯对万民法八条基本原则的推论以及罗尔斯拒绝“全球分配正义”的几条核心理由。罗尔斯是二十世纪平等主义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但是他在《万民法》中的观点看起来并不是很平等。他在《万民法》中试图构建一个“现实主义的乌托邦”,但给出的结论好像既不“现实”也不“乌托邦”。从世界主义者的角度来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罗尔斯放弃了传统自由主义从“个人”进行论证的方式,用以替代“个人”的“人民”的概念不是足够的清晰。(2)在不同层次上多次使用了原初状态,没有平等的对待不同社会中的人们。(3)持有的纯粹国内贫困论是很难得到辩护的,忽略了历史不正义的遗产与当前不正义的国际秩序。(4)罗尔斯在《万民法》中十分强调人民的选择和责任,而在《正义论》中却认为,个人由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地位,没有人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全部责任。世界主义者从规范性的个体主义、不偏不倚、无所不包、一般性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罗尔斯《万民法》的...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万民法》的重要性以及相关背景介绍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世界主义的角度
第二章 《万民法》中的基本理念
2.1 从“人民”(PEOPLES)开始论证的目的及其局限性
2.2 三次原初状态未能体现出平等
第三章 罗尔斯拒绝全球分配正义的理由
3.1 拒斥世界政府
3.2 纯粹国内贫困论
3.3 “人民”责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53237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万民法》的重要性以及相关背景介绍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世界主义的角度
第二章 《万民法》中的基本理念
2.1 从“人民”(PEOPLES)开始论证的目的及其局限性
2.2 三次原初状态未能体现出平等
第三章 罗尔斯拒绝全球分配正义的理由
3.1 拒斥世界政府
3.2 纯粹国内贫困论
3.3 “人民”责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40532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4053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