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的百年演进历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7 21:03
面对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昂首走在民族复兴道路并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诋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抨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攻讦;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各种思潮蠢蠢欲动,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面对意识形态领域艰巨而复杂的斗争形势,迫切需要巩固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制度优势和话语优势,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中国故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无产阶级争夺和开展阶级统治的思想工具,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有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而不断壮大。本文在概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纵向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百年演进的历程,深入剖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百年演进的影响因素,系统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百年演进的特征和本质,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强化马克思主义...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点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点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概述
2.1.1 意识形态
2.1.2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
2.1.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2.2 话语权的相关理论概述
2.2.1 话语权
2.2.2 意识形态话语权
2.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第3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的演进历程及影响因素
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的演进历程
3.1.1 革命时期
3.1.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3.1.3 改革开放时期
3.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演进的影响因素
3.2.1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解释力
3.2.2 国内外历史环境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表达效果
3.2.3 中国共产党领导力量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权威性
3.2.4 群众精神需求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接受程度
3.2.5 时代主题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注点
3.2.6 平台载体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传播力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的演进特征和启示
4.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的演进特征
4.1.1 形式上表现为文化势力对比的复杂性、反复性和不均衡性
4.1.2 内容上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4.1.3 本质上体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性
4.1.4 核心上体现了统治阶级夺取并巩固思想领导权的斗争性
4.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的演进启示与思考
4.2.1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4.2.2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发挥理论的现实变革能力
4.2.3 坚持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
第5章 新时代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问题与基本途径
5.1 新时代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问题
5.1.1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面临的挑战
5.1.2 国内其他意识形态的消解问题
5.1.3 国外西方话语霸权的冲击问题
5.2 新时代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途径
5.2.1 理论上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建设
5.2.2 制度上健全党对意识形态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5.2.3 战略上围绕市场化网络化全球化做好内宣外宣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35331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点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点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概述
2.1.1 意识形态
2.1.2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
2.1.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2.2 话语权的相关理论概述
2.2.1 话语权
2.2.2 意识形态话语权
2.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第3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的演进历程及影响因素
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的演进历程
3.1.1 革命时期
3.1.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3.1.3 改革开放时期
3.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演进的影响因素
3.2.1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解释力
3.2.2 国内外历史环境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表达效果
3.2.3 中国共产党领导力量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权威性
3.2.4 群众精神需求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接受程度
3.2.5 时代主题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注点
3.2.6 平台载体影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传播力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的演进特征和启示
4.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的演进特征
4.1.1 形式上表现为文化势力对比的复杂性、反复性和不均衡性
4.1.2 内容上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4.1.3 本质上体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性
4.1.4 核心上体现了统治阶级夺取并巩固思想领导权的斗争性
4.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的演进启示与思考
4.2.1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4.2.2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发挥理论的现实变革能力
4.2.3 坚持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
第5章 新时代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问题与基本途径
5.1 新时代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问题
5.1.1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面临的挑战
5.1.2 国内其他意识形态的消解问题
5.1.3 国外西方话语霸权的冲击问题
5.2 新时代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途径
5.2.1 理论上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建设
5.2.2 制度上健全党对意识形态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5.2.3 战略上围绕市场化网络化全球化做好内宣外宣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35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83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