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至诚”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4 06:21
"至诚"是贯穿于《中庸》的核心概念之一,子思将其上升至形上的哲学范畴。这一概念强调内在与超越的心性本体,并以心性的视角构建了道德形上理论。《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说明了"天道"与"人道"的关系。而"至诚"在这层关系范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地突出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和道德主体的内在完满性,彰显了人对道德自由之境这一理想目标的追求,奠定了内圣外王、成己成物的"尽心"践履。
【文章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9(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至诚”内涵
二、“至诚”:道德自由之境
三、“至诚”的功夫实践论:“尽心以德”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诚之”与“至诚”——阐释《中庸》“诚”概念的三种角度[J]. 吕昂. 宁夏社会科学. 2016(05)
[2]《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诠释[J]. 安乐哲,郝大维,彭国翔. 中国哲学史. 2002(03)
本文编号:3359455
【文章来源】: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9(01)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至诚”内涵
二、“至诚”:道德自由之境
三、“至诚”的功夫实践论:“尽心以德”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诚之”与“至诚”——阐释《中庸》“诚”概念的三种角度[J]. 吕昂. 宁夏社会科学. 2016(05)
[2]《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诠释[J]. 安乐哲,郝大维,彭国翔. 中国哲学史. 2002(03)
本文编号:3359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359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