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手机媒介视野下我国“族别识异”人群的文化互动研究 ——以川滇普米族群为例

发布时间:2025-07-02 00:36
  随着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获取与文化交流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众多的媒介中,手机已经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媒介。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包括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手机的使用已成为普遍现象。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手机媒介不仅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且可视化的影像传播功能,使不同地域文化能够迅速得以呈现。作为传递信息与交流文化的手机媒介无时不刻地影响着人们在互动中的行为表达与情感意识,并对其互动的情景与内容起着潜移默化的效果和作用。于是,手机不仅成为人们相互联系的媒介工具,而且还是人们开展线上文化互动的重要场所。基于这种情景下,本文以“手机媒介视野下我国‘族别识异’人群的文化互动研究”为题,对居住在我国川滇交界地区史称西番的族群中自称“普米(prim)”、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民族识别中被划分为普米族和藏族的群体进行个案研究,探索手机媒介环境下被识异为不同民族的普米人之间的互动与文化表现。本论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族别识异”人群及其文化互动描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开展的民族识别为背景,对居住在川滇交界地自称“普米”或“培米”的人群其族别被识异成藏族...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族别识异”人群及其文化互动描述
    第一节 “族别识异”人群概述
        一、川滇普米族群的族源及其“族别识异”
        二、“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现状
    第二节 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的社会环境
        一、主要田野地点概况及调查程序
        二、田野地点社会人口特征
        三、田野地点受访者手机媒介使用状况
第二章 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的文化互动表征
    第一节 “族别识异”人群互动的数据分析
        一、川滇普米的接触情况
        二、川滇普米的互动情况
        三、川滇普米的信息接收情况
    第二节 川滇普米族际交往的表现形式
        一、网络中日常对话的互动呈现
        二、节日庆典中的文化传递
        三、民俗记忆的相互渗透
    第三节 手机媒介环境中文化互动的特点
        一、现代媒介传播环境弱化了传统民族的差异性
        二、新媒体发展增强了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的实时与跨时空
第三章 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
    第一节 手机媒介环境对“族别识异”人群民族文化认同的助推
        一、川滇普米族群共同体的塑造
        二、普米传统文化的回归
    第二节 手机媒介环境中“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的受制
        一、互动内容的记忆性受传播主体能动性的影响
        二、互动效果受互动主客体文化认同的影响
第四章 手机媒介视野下“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思考
    第一节 手机媒介文化互动中族际交往的问题呈现
        一、“族别识异”人群互动的信息鸿沟
        二、信息判断的意识分歧
    第二节 “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考
        一、提高互动成员的整体知识水平
        二、“族别识异”人群文化互动必须以“五个认同”为基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54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4054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c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