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牛顿与普里戈金时空观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0-04-06 17:10
【摘要】:时间和空间是我们存在的基本维度,令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为之陶醉并成为他们争论的焦点。在传统的西方思想体系中,时间与空间问题首先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即科学意义上的。因此,我们对时间、空间问题的思考不能脱离科学在此问题上的所取得的成就。 而严格意义上的物理学时空问题是从牛顿经典力学开始的,经历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直到目前最前沿的量子引力理论的发展,以及普里戈金在热力学基础上建立的的耗散结构时空观。在每一个阶段,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解释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关于时空本质是“实体”还是“关系”的争论在科学和哲学上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在牛顿经典物理学中,时间、空间各自分立,具有绝对性的地位。牛顿时空观是属于几何性的、可逆的运动时空,他的局限性不可否认,尤其随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发现,时间之箭被重新发现,注定一种新的时空观要弥补牛顿时空观上的缺陷。普里戈金的时空观是依据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特别是耗散结构理论等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的新进展,提出了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新的观念,把不可逆性引入时间,提出了内部时间。本文正是借助于牛顿与普里戈金的时空观,并对二者做一个比较分析,从而引发自己在时空观上的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N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林生;;第18回物理学打破旧乾坤 相对论重立新天地[J];中学物理(初中版);1997年01期

2 张光英;;闽东北木拱廊桥建筑群地理空间响应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3 李洋;;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理念及会计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3期

4 陈栋;;应用洛伦兹变换公式试推光速不变原理[J];考试周刊;2011年55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永年;;结合时空观的演进谈谈概念教学法[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第墉;;层次进化论中的时空观——从绝对分立观、相对一体观到反演层梯观[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贾晓明;;5.12灾难后哀伤心理咨询的新视角—后现代主义的时空观[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唐仕欢;黄璐琦;郭兰萍;杨洪军;;中药药性形成中的“时空观”探讨[A];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俊哲;;试论金岳霖的多维时空观[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何伟华;何英华;何鉴时;;攻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难题[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亚俊;;时间 空间 宇宙的本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胡志高;;网络时空格局的特点[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9 宛小平;;简论方东美宗白华时空意识与西方时空意识的异同——兼论方宗俩先生以时空为形而上的艺术哲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董靖峰;;浅谈现代物理学中时空观的症结与展望[A];第十七届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忠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时空观”[N];辽宁日报;2001年

2 岳胜军 唐成;高技术战争时空观[N];中国国防报;2001年

3 张焯;普遍服务的时空观[N];中国邮政报;2010年

4 胡作玄(中科院系统所研究员);爱因斯坦年谈普里戈金[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5 施大宁;屈原 高更与霍金的时空观[N];大众科技报;2006年

6 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教授 黄仕忠;元人杂剧的时空观[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贾淑会 贾萌;浅析网络会计的时空观[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8 裴文;索绪尔语言理论体系中的时空观[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胡有才;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凸显新的时空观[N];中国国防报;2005年

10 贾远琨;“同城时代”长三角,此城工作彼城居[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吴翔;产品4D信息模型的基础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葛纪红;福克纳小说的叙事话语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李志勇;混沌分形新时空观的探讨与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4 张宇;中国建筑思想中的音乐因素探析[D];天津大学;2009年

5 魏海平;时空GIS建模研究与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6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毅强;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科学的哲学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现强;牛顿与普里戈金时空观之比较[D];兰州大学;2011年

2 朱莹;另眼看王蒙[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郭艳秋;中美非言语交际中的时空观差异与外语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思顺;时空与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5 燕凯;现代书法时空观理论反思[D];河北大学;2010年

6 芮瑞;唐代山水田园诗中所表现的时空观念[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兴怀;多人同场对抗集体球类项群进攻特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修林;广义相对论的扩展及电磁与引力相互作用的统一[D];吉林大学;2009年

9 韩旭;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时空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马璐璐;宗白华审美之维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16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616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e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