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明儒王顺渠哲学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4-05-17 13:04
  王道(1487-1547),字纯甫,号顺渠,明中期儒者,有“文圣人”的美誉,对儒学、佛老、易学均有独到的研究。顺渠论学,综摄儒、释、道三教,然其根本立场仍持儒家“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的“止至善”之学。顺渠曾先后师事王阳明与湛若水,并与朱子学者魏校等人过从甚密。受时代思潮的影响,顺渠在理气论方面主张理气为一;于心性论则强调心性之别;工夫论上,顺渠既力倡“格物”以止至善,亦重视于日用伦常间笃志力行。迄今尚未有学者对顺渠哲学作整体性的研究,基于此,笔者力图在细读原始文献、消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顺渠义理思想、会通儒道、思想定位三个方面,对其学作一系统的梳理与阐释。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在义理思想方面,顺渠主“气一元论”的天道观,认为“盈天地之间本一气而已矣”;主“性体心用”的心性论,强调“性妙于心”;主“内外合一”的工夫论,不偏一隅;第二,由《老子亿》等著作可以见出,顺渠颇能体会儒、道两家论体用、心等方面的相通之处,然其会通儒道存在明显的儒道互诠并归宗儒学的思想倾向;第三,顺渠以儒家修己治人的至善圣学,作为诠释佛老、会通三教的理论基石,持“一道三教”之说,其学并未突破宋明儒学的基本典...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王顺渠的义理思想
    1.1 气一元论的天道观
        1.1.1 盈天地之间本一气而已矣
        1.1.2 批评朱子理气二分
    1.2 性体心用的心性论
        1.2.1 心性之辨
        1.2.2 严分性情
    1.3 内外合一的工夫论
        1.3.1 格物以止至善
        1.3.2 日用伦常间笃志力行
    1.4 小结
2 会通儒道
    2.1 儒道互诠
        2.1.1 即“体用”言道
        2.1.2 即“湛空虚无”言心
        2.1.3 即“万物一体”言二圣之学
    2.2 以儒为宗
        2.2.1 修身以治世
        2.2.2 圣人之学乃实学
    2.3 小结
3 王顺渠哲学定位
    3.1 “一道三教”
        3.1.1 大道本一
        3.1.2 学贵自得
    3.2 顺渠哲学与明清思想转型
        3.2.1 与宋明儒之异同
        3.2.2 与清儒之异同
    3.3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975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975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7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