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作为与不作为之区分的目的理性思考——以德国判例与学说为借镜

发布时间:2018-02-25 16:39

  本文关键词: 不作为 保证人地位 刑法任务 安乐死 法益保护 出处:《环球法律评论》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不作为犯在本体结构和规范标准上有其特殊性,而在多义举止方式及"通过作为的不作为"等场合,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分成为问题。在德国,不真正不作为犯有其独特的法定要件和法律后果,区分作为与不作为对我国司法实践的意义在于,是否通过保证人地位限缩处罚范围。根据这一目的指引,停止能量投入应被合目的地理解为能量不投入即不作为,其他特定方向上的能量投入皆为作为。该标准适用于真正的多义举止方式和中断救助,而"逆形态参与"、原因自由不作为和作为与不作为的竞合都不是真正的行为形态区分问题。
[Abstract]:The omission crime has its particularity in the ontological structure and the normative standard, but in the polysemous manner and the "omission by ac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act and the omission becomes a problem. Omission is guilty of its unique legal elements and legal consequences. The significance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act and omission in our judicial practice lies in whether to limit the scope of punishment through the status of guarantor. Cessation of energy input should be understood by the destination as no energy input or omission, and in other specific directions energy input should be used. This standard applies to true polysemy and interruption of rescue, But "inverse form participation", reason free omissi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action and omission are not the real behavior form differentiation problem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基金】:清华大学法学院黎宏教授主持的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不真正不作为犯论之重构研究”(15BFX08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951.6;DD9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劳东燕;;事实因果与刑法中的结果归责[J];中国法学;2015年02期

2 黎宏;;排他支配设定:不真正不作为犯论的困境与出路[J];中外法学;2014年06期

3 冯军;;刑法教义学的立场和方法[J];中外法学;2014年01期

4 何荣功;;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造与等价值的判断[J];法学评论;2010年01期

5 谢望原;季理华;;见危不救入罪的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冯军;刑法的规范化诠释[J];法商研究;2005年06期

7 熊选国;论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别[J];法学评论;199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翰岳;;作为与不作为之区分的目的理性思考——以德国判例与学说为借镜[J];环球法律评论;2017年04期

2 陈文昊;陈雪;;从赵春华非法持有枪支案看刑法中的违法认识[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3 毕经天;;合法替代行为管窥[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6年00期

4 赵希;;德国司法裁判中的“法感情”理论——以米夏埃尔·比勒的法感情理论为核心[J];比较法研究;2017年03期

5 陈文昊;;刑法中刑法中“角色”的概念与意涵[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02期

6 陈文昊;;方法论整体主义在公害犯罪因果关系中的应用[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7 章志远;;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呼唤行政法学基础理论创新[J];法学论坛;2017年02期

8 陈文昊;;方法论整体主义在公害犯罪因果关系认定中的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9 陈文昊;;规范视阈下的持有型犯罪[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10 李瑞杰;;刑法规范与主观罪责[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兴良;;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的关系:从李斯特鸿沟到罗克辛贯通 中国语境下的展开[J];中外法学;2013年05期

2 松宫孝明;张小宁;;结果反(无)价值论[J];法学;2013年07期

3 杨兴培;李芬芳;;见死不救旁观者是否构成犯罪及救助义务探析——以一起“出租车司机弃置伤者致其死亡案”为切入点[J];东方法学;2013年03期

4 王莹;;先行行为作为义务之理论谱系归整及其界定[J];中外法学;2013年02期

5 王莹;;论犯罪行为人的先行行为保证人地位[J];法学家;2013年02期

6 张明楷;;刑法学中危险接受的法理[J];法学研究;2012年05期

7 周详;;胎儿“生命权”的确认与刑法保护[J];法学;2012年08期

8 陈兴良;;不作为犯论的生成[J];中外法学;2012年04期

9 熊琦;;从“戏言逼死人命”案看客观归责的“规范之维”[J];刑事法判解;2012年01期

10 王钢;;自杀的认定及其相关行为的刑法评价[J];法学研究;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范懿;颜晨;;简述立法机关的立法不作为[J];职业圈;2007年23期

2 刘原;;论立法不作为[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3 包玉秋,石东坡;关于作为与不作为法律行为分类的反思[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刘国;方农生;;立法不作为基本理论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杨垠红;;罗马法之不作为侵权责任及其启示[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任仕元;;法律的静默[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7 方烨;;对“见死不救”之行为不能立法救[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彭刚;;国企工作人员不作为也能构成贪污罪共犯之探析——以何某某、刘某某共同贪污案为例[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4年03期

9 刘瑞瑞;郑军男;;不作为教唆犯理论研究——以德国、日本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希;立法不作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林默;中国人大及常委会立法不作为四重解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34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534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a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