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司法判决有效性的形而上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8-04-11 21:44

  本文选题:司法判决 + “有” ; 参考:《政法论丛》2014年02期


【摘要】:司法判决的有效性在哈贝马斯那里被区分为事实有效性和规范有效性两个维度,我们将事实有效性和规范有效性这两个西学术语转化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有、无"概念。法官司法判决所依据的法律(有)必须是符合正义(无)的规范要求,法律(有)必须接受正义(无)的调整和统摄。如果二者并无严重冲突,法官当然可以直接适用法律(有);如果二者有严重冲突,法官就要弃法律(有)不用,直接适用正义(无)所体现出的原则要求,立法者要在正义(无)的价值指导下修改原来的法律(有)使之与正义(无)相符合。
[Abstract]:The validity of judicial decision is divided into two dimensions: factual validity and normative validity in Habermas. We transform the western terms of factual validity and normative validity into the concept of "being, nothing"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The law on which the judge's judicial decision is based must conform to the normative requirements of justice (nil), and the law must be subject to the adjustment and control of justice (nil).If there is no serious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the judge can of course apply the law directly. If there is a serious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the judge will abandon the law (yes) and directly apply the principle requirements embodied in justice (none).The legislator should amend the original law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value of justice to bring it into conformity with justice.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法律行为理论的法哲学进路》(09XFX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0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兴良;社会危害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J];法学研究;2000年01期

2 聂长建;;法律修辞与法律思维[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高鸿钧;;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理论(下)——哈贝马斯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政法论坛;2008年06期

4 谢晖;;论规范分析方法[J];中国法学;2009年02期

5 聂长建;景春兰;;司法能力主义:对司法克制主义和司法能动主义的平衡[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聂长建;;哈贝马斯的法律“有效性”概念的四重意蕴[J];政法论丛;2013年02期

7 韩振文;;司法裁决可接受性:理论、困境及优化路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2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3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9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10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刘佑生;;司法官素养和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6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殷会玲;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D];河北大学;2007年

3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4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园;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认定相关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玉;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锦萍;;当赠与(遗赠)遭遇婚外同居的时候:公序良俗与制度协调[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2 王申;法官的审判理念与实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刘加良;;民事诉讼调解社会化的根据、原则与限度[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陈坤;;疑难案件、司法判决与实质权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5 樊文;罪刑法定与社会危害性的冲突——兼析新刑法第13条关于犯罪的概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6 聂长建;李国强;;“隐藏的法律”理论——解决司法判决确定性和正确性紧张关系的路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谢晖;论法律事实[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8 曾宪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学科学体系的设想[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9 刘加良;;民事诉讼调解模式研究[J];法学家;2011年02期

10 张嘉军;;民事诉讼调解政策的内涵及其形态[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聂长建;[N];光明日报;2010年

2 中山大学教授 王晓升;[N];社会科学报;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学愚;;法律逻辑教学缺乏有效性的若干体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8期

2 温涛;执政能力与执政党的合法性[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王迁;朱健;;技术措施的“有效性”标准——评芬兰DVD—CSS技术措施保护案[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9期

4 陈晶;;关于中职学生法律教学有效性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5 张辰;;浅论法律解释的基本问题、正当性和有效性[J];法制与社会;2010年31期

6 徐志东;;论法律推理的有效性[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02期

7 赵晓光;;论法学案例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4期

8 徐友军;;论美国法官的判决[J];国外法学;1986年03期

9 王建芳;胡世全;;逻辑三段论与司法三段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王田田;;跨越大西洋的现实主义法学——斯堪的纳维亚现实主义法学与美国现实主义法学之比较[J];政治与法律;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芳;;为逻辑三段论正名[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洪;;论司法判决论证[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沈国明;;未来十年,要增强法律的有效性[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4 王洪;;论法律推理与司法判决推理[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5 龚恒超;;提高司法判决可接受性需要更多“揆情度理”——学习董必武法学思想的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6 张继成;;法律解释-裁判规范的正当性证明[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7 张继成;;法律论证的四个基本前提[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静焕;;许霆案的逻辑考问[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9 王洪;;论诉讼证明[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10 王洪;;《逻辑的训诫》前言:法律的生命[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东宁;“爱情公证”的约束力与有效性[N];检察日报;2002年

2 陈杰人;司法判决应当依据什么常理[N];南方日报;2007年

3 沈国明;必须强化法律的有效性[N];学习时报;2009年

4 记者 王怀成;柏林法院加大打击乘车逃票力度[N];光明日报;2009年

5 记者 张晓敏;天津审结乐亭重大渔业污染案[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于扬;首例司法判决明确上市公司董事责任[N];证券时报;2008年

7 王建英;药品有效性证据——《Kefauver-Harris修正案》[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本版编辑邋信熙 王伟 谢洪军 陈杰人 刘四麻;判案究竟以什么为价值取向?[N];人民代表报;2007年

9 ;司法判决可否以未开发的出让土地抵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10 章轲;行政权力审查司法判决?[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杨;法治的哲学之维—正当性观念的转变[D];吉林大学;2007年

2 冀诚;试论所有制概念对中国私法制度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钱锦宇;论法律的基本必为性规范[D];山东大学;2008年

4 王夏昊;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抵触之解决[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于柏华;法律权利规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彭慰慰;模拟法律决策中的后见偏差及影响因素[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华;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斐;国家法效力危机的民间法救济[D];山东大学;2006年

2 郝志刚;试论哈贝马斯的程序主义法律范式[D];山东大学;2007年

3 沈太霞;论立法效力[D];暨南大学;2009年

4 张辉云;论司法判决中的辨证推理[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玉婷;论司法判决中的法律解释[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赖林涛;司法判决中的事实推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张慧平;审判过程中事实因素之考量[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秦强;认识论语境中的法律真理[D];山东大学;2005年

9 展凌;明清判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谢磊;法律实效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37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1737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6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